1.政府的政策

2.为什么缅甸还处在军阀割据时代呢?

3.清油河镇的历史

4.油价股票有哪些

5.什么叫金砖四国?

6.07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情?说说吧

油价调整最新消息11月5日_油价调整11月18日

现任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

就职时间:2014年2月3日,耶伦正式宣誓就职。

人物简介:珍妮特·耶伦(Janet L. Yellen),女,1946年8月3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布鲁克林,美国布朗大学经济学学士,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犹太裔经济学家及经济学教授,柏克莱加州大学哈斯商学院的名誉教授,第十八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由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提名。曾两次荣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的杰出教学奖。曾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副主席(任期2010年10月4日-2013年10月4日)。现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成为了美联储百年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掌门人,也成为了从上世? 纪八十年代以来保罗·沃尔克之后的首位民主党主席。

人物经历:

珍妮特·耶伦生于美国纽约州布鲁克林,在位于布鲁克林贝伊里奇的汉密尔顿堡高中毕业。

1967年,以优等生成绩获得布朗大学经济学士学位;

1971年获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71至1976年曾任耶鲁大学助理教授;

1977年至1978年间担任美联储理事会经济学家;

1978至1980年间担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讲师;

1980–1982,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

1980年,珍妮特·耶伦于柏克莱加州大学哈斯商学院从事研究工作,并对全职及兼职工商管理硕士学生任教宏观经济学,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现为该学院的名誉教授。

1994年至1997年,任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委员(由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提名);

1997年至1999,任职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同时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济政策委员会主席。

2004年6月14日,开始成为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于2009年轮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委员。

2010年4月28日,时任美国总统提名珍妮特·耶伦接替唐纳德·科恩出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副主席。美国参议院银行,房屋及城市事务委员会于2010年7月以17票对6票,表决通过确认珍妮特·耶伦出任副主席。

2010年10月4日,珍妮特·耶伦宣誓就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副主席,任期4年,至2014年10月4日完结。同时,珍妮特·耶伦开始其14年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委员任期,至2024年1月31日完结。

2013年10月9日,美国总统提名美联储现任副主席珍妮特·耶伦接替伯南克出任下一任美联储主席。

2014年1月6日,参议院以56票对26票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对耶伦的提名。[1]?

2014年2月3日,耶伦正式宣誓就职。

主要学术成就:

1997年获耶鲁大学威尔伯十字勋章;

1998年获布朗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2000年获巴德学院人文主义文学名誉博士学位;

1980年,耶伦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从事研究工作,现为该学院名誉教授,并曾两次荣获该学院的杰出教学奖;

耶伦是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她曾任美国西方经济学协会副会长、美国经济学会副主席,以及耶鲁大学董事会成员等职务。耶伦在宏观经济学方面有许多研究论著,主攻方向为失业率的原因、机制及影响。著有《失业与劳动力市场》、《货币与财政政策》、《国际贸易与投资政策》。

研究论著

The Fabulous Decade: Macroeconomic Less

ons from the 1990s (with Alan Blinder), The Century Foundation Press, New York, 2001. ISBN 0-87078-467-6[5]?

《令人惊艳的十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宏观经济经验与教训》,巴曙松 白海峰等译,法律出版社2014年8月版。

人物家庭

耶伦的丈夫为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名誉教授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乔治至今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执教。其子罗伯特-阿克洛夫(Robert Akerlof)现于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进修应用经济学博士后课程。

人物评价

2015年10月,美国财经杂志《彭博市场》公布了第五届全球金融5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美联储主席耶伦位列首位。

政策立场

金融危机发生后,即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耶伦也认为美国高失业率将持续存在,这使得经济增速持续低于潜在增长率,经济面临的通缩风险大于通胀风险,耶伦驳斥了财政赤字必然导致高通胀的看法,为宽松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辩护。因此,即便美国2011年曾经面临通胀压力,耶伦等美联储鸽派人物还坚持主张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利率在创纪录的低位”。

珍妮特·耶伦演说

在汇率方面,耶伦影射批评了中国刚性的汇率政策,认为这是导致2007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她对美元汇率的看法中性,认为美元汇率对经济的影响有两面性,要避免美元汇率波动过大。 耶伦明确指出,“选择和美元挂钩,中国势必受到美国货币政策的通胀效应影响。”

“鸽派”人物

“鸽派”是外界普遍会给耶伦贴上的“标签”。在美联储决策层内部,“鹰派”与“鸽派”之争由来已久。两派立场的核心分歧在于对抗通胀和确保就业两大主题上的态度,“鹰派”反对通胀,“鸽派”更担心就业市场疲弱、经济增长乏力。

政府的政策

经济增长有望逐渐平稳改善

从经济增长情况来看,目前最新的数据是去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长率。 根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欧元区去年第四季度GDP较上季下滑0.2%,较上年同期上升 0.6%;欧元区第一季度GDP预估较上季增长0.1%-0.4%,第二季预估较上季增长 0.4%-0.7%。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虽然在去年年底走到了经济衰退的边缘,但有望在美国经济V型复苏的带动下,于今年第一季度脱离这个“衰退边缘”, 走上稳步反弹的道路。

就行业来看,欧元区年初以来的数据表明,服务业的反弹强度要大于制造业。在服务业中,增幅最快的是金融服务业和商业活动,贸易、运输、通信和其他服务行业也呈现出不同幅度的增长。制造业虽然也已经有所改善,但改善的速度是缓慢的。

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和需求的增长,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增速放慢的趋势已经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强劲回升的开始。如果有这种过于乐观的预期,那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与德法两国的大选有关。出于政治的需要,美国经济的好转可以被用来解释欧元区经济的快速复苏。而实际的情况是,目前还没有显示欧元区经济复苏的清晰信号,或者说这类信号尚不充足。

如果能够保持这种稳步的慢速回升的态势,欧元区在2002全年的经济增长率可以达到2%。其实,无论欧盟还是欧洲央行,从其政策措施来看, 也没有追求高增长率的打算,而是希望在进行结构改革、实现内外部基本均衡的情况下,达到 1.5 -2%这种中性经济增长目标。对于以稳定为第一目标、 有一系列结构问题需要改革的欧盟和欧元区国家而言,这种不够激进的增长反而可能是更加有益的。

通胀形势尚不严峻

根据欧盟统计局数字,整个欧元区1月价格普遍上涨,通货膨胀率为2.7%。价格上涨是因为有一些特殊的暂时性因素在起作用,如个别国家税收增加以及原货币向欧元转化的影响等。现在上述因素正在消失或被消化,使得欧元区2 月通货膨胀率相应下降至2.4%,但仍然高于欧盟规定的2%上限。根据法国和德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占欧元区经济比重一半的法德两国2月通货膨胀率分别从1月的2.4%、 2.3%降至2.3%、1.8%。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伊辛近日表示,欧元区12 国通货膨胀率可能在4月到6月期间降至远低于2%的水平。ECB也在3月月报中重申, 欧元区通胀将在未来数月中跌落央行自设的2%上限,原因在于:

第一,影响欧元区通胀的重要因素石油价格保持稳定或下降。第二,欧元区内的工资水平保持稳定。第三,欧元汇率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下跌。欧元汇率在近期出现了上扬的走势,这对于减轻欧元区的通货膨胀压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一旦欧元汇率再次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将会给欧元区输入通胀压力。

以上三个因素的变动将促使我们不断地调整对欧元区物价水平的判断。但从目前来看,欧元区的通胀压力还没有构成威胁。3月的CPI数据将倍受关注,如果该数据继续下降,将形成欧元区通胀率的确会回归2%以下的预期。

欧洲央行近期利率决策方向预测

M3货币供应量是在CPI之外欧元区货币政策的另一个支柱。虽然M3 供应量的年增长率仍然明显高于4.5%的参考值,但预计不会对物价稳定构成任何威胁。 因为 M3的增长主要是由9·11事件后出现的资产组合转移造成的, 因为经济和金融方面的不确定性增加导致较长期的资产进一步流向M3所包含的低风险、易变现的金融工具。然而,还是有必要密切关注M3的增长情况。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到3 月份还不放缓,就有必要对货币供应量增长给物价稳定带来的风险进行重新评估,尤其是在伴随着欧元区经济强劲反弹的情况下。

综上所述,无论从M3货币供应量还是CPI来看,3月份的数据都将十分关键,因此,预计在4月份这些数据出炉前,欧洲央行将维持利率不变, 在此之后马上升息的可能性目前看来也不大。预计升息行动将会最早发生在今年第四季度,但如果劳资谈判恶化、油价大幅上扬或欧元汇率大幅下跌,那么欧洲央行将再次被置于两难的境地:如何调整利率政策才能不阻碍欧元区经济的回升。

自1999年初问世以来,欧洲单一货币欧元对美元汇率一直处于弱势,其间最大跌幅曾高达25%左右,大大出乎市场的预料。2002年1月1日,欧元现钞进入流通,欧元汇率曾短暂回升,以后又出现低迷,从而使国际上对欧元走强的预期又一次落空。人们不禁要问:欧元疲软的症结何在?欧元的前景如何?

美国经济强势地位,对欧元汇率形成较大压力

2001年,随着新经济泡沫的破灭,美国经济开始下滑。尤其是“9·11”恐怖事件袭击后,美国消费者信心与企业信心受到沉重打击,本已开始下滑的经济走入了衰退轨道,2001年第三季度GDP的增长率为-1.1%,大大低于原来预期的负增长-0.4%的水平。但自2001年第四季度起,在政府财政刺激下,美国经济出现复苏迹象,2001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反弹至1.7%,全年GDP实际增长1.2%,远远高于市场预期,表明美国经济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市场普遍预计2002年美国经济的复苏势头将逐步增强。

反观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却不尽乐观。2001年,欧元区经济继美国经济进入衰退之后出现下滑。全年四个季度的GDP增长率分别为2.4%、1.6%、1.4%和0.6%(欧元区的有关宏观经济指标,包括GDP、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均来自欧盟统计局。GDP季度增长率为换算为年率的、经过季节调整后的对上一季度的增长率。美国的有关数据也是如此),如果以未换算为年率的季环比表示,则第四季度为-0.2%,这是自1996年以来的第一次。其中,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德国于第三季度就出现负增长。同时,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2001年以来,欧元区整体失业率一直徘徊在8%以上,年底达8.4%。消费物价指数除12月外也始终高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2%的趋同标准,2002年1月和2月分别高达2.7%和2.4%。2001年欧元区实际GDP增长1.5%,低于2000年2.5%的水平。欧盟统计局预测,2002年第一、二季度GDP增长率分别为0.2%—0.5%和0.4%—0.7%;悲观人士甚至认为2002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将进一步下滑。上述状况表明,欧元区经济的近期态势远不如美国乐观,这就抑制了欧元的走强。欧元对美元的弱势还有其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原因。

从政治上看,当前世界上美国单极发展的趋势尚难以动摇,美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自前苏联解体后相对提升,是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市场对美国经济的信心较强。从经济层面上看,尽管目前欧元区与美国经济同处衰退的低谷,但无论是从占世界经济的份额、金融体系的规模还是政策效益上看,美国经济目前仍占上风。首先,欧元区人口总数尽管与美国相当,但由于经济规模仍小于美国,加上区内各国经济实力的差异和经济政策的不同,其竞争力仍不如美国。其次,欧元仅仅问世三年,尽管有坚挺的德国马克作后盾,但其可信度和实力尚处于积累过程之中,美元多年来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短期内尚难动摇。再次,市场普遍认为,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几年内仍将强于世界其他地区。最后,与美国相比,欧元区经济结构改革任务繁重,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僵硬,政府严格保护劳动力,致使整个经济缺乏美国经济的活力。

政治和经济的统一程度对欧元坚挺有着重大影响

单一货币欧元的引入和欧洲中央银行正式开始运作统一了欧元区内的货币及货币政策,其正常运行要求区内各成员国在政治利益、政治决策和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密切合作,协调一致。

但到目前为止,欧元区各国在政治利益与政治决策方面仍远未达到经济趋同的程度,实施统一的财政政策也尚待时日。此外,内部经济状况的差异也制约了欧元区的经济的增长。如,法国更多地依赖内需,经济受外部影响较小;德国经济严重依赖出口,易受外部影响,居民消费习惯保守,加上国家统一所付出的高昂代价,导致原来这位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已成为尾灯。一些欧盟小国如爱尔兰、荷兰和希腊等国虽然经济增长状况较好,但由于规模较小难以拉动欧元区的经济增长。

欧盟东扩使欧元区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大

欧盟在2000年12月的尼斯会议上已经确定了东扩的时间表,规定在2002年底以前将结束与一些申请国的谈判,在今后5—10年内欧盟要扩大到至少27个成员国。由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大多正处于转轨之中,经济实力较弱,给欧元区经济发展和欧元走势带来了相当大的不确定因素。在东欧许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达不到欧盟标准的情况下,过快的东扩将削弱欧盟的基础,不利于欧洲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反而更有可能导致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放慢。

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面临困难

欧洲中央银行以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作为其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并一再声称汇率稳定不是其货币政策目标,汇率水平应由市场力量决定。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与美联储和美国政府推行强势美元的政策大相径庭,这也被许多人视作是欧元启动三年来一直处于弱势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自欧元启动以来,欧元区12国的通货膨胀情况一直不太理想,使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面临两难选择。自2000年以来,欧元区内消费物价指数一直保持在2.4%以上,进入2001年以后,更是于第二季度上升至3%以上,远远高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2%的临界水平。在这一背景下,尽管面临着经济减速和美联储多次降息压力,以稳定物价为己任的欧洲中央银行仍担心以降息刺激经济增长会导致通货膨胀进一步上升,因而在降息问题上犹豫不决。

但2001年5月以来,欧元区通货膨胀率逐月下降,到12月份已从5月的3.4%下降至2.0%,且随着美国经济和欧洲经济均进入下滑周期,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欧洲中央银行已于2001年5月11日、8月23日、9月18日和11月9日四次下调利率,下调幅度共达1.25个百分点,目前的迹象表明,随着欧洲中央银行政策协调水平的日趋成熟与稳健,其货币政策操作将日益灵活,这将有利于欧元汇率回归实际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对欧元的不干预政策不同,最近欧元区各国要员纷纷对欧元前景表示乐观,宣称欧元相对于美元明显低估,并对欧元未来逐步走强充满信心。

股票市场走势与金融机构资产多元化行为的转变有利于欧元走强

欧元近年的疲软还与下面两大因素有着直接关系。

首先,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全球股票市场飞涨,尤其是所谓的新经济企业的股票价格,上涨幅度更大。由于新经济企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也由于美国股票市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英国除外),股票价格的飞涨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远较其他国家为大。一方面,美国股票价格上升促进了消费与投资,投资增加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上升,从而间接导致了美元的坚挺;另一方面,美国股市的兴旺吸引了大量欧洲资金,导致欧元疲软。

其次,欧元作为统一货币启动后,欧元区内金融机构持有的其他欧元区国家的资产也被定义为国内资产,这意味着欧元区金融机构持有的海外资产规模大大减少。为实现资产的多元化,这些金融机构转向大量出售欧元以便持有包括美元在内的外币资产。此外欧元区某些国家鼓励养老基金增持海外资产,也削弱了欧元地位。

然而从长期看,上述因素对欧元汇率的影响将逐渐淡化。2001年以来,随着美国经济的减速,美国股票价格,尤其是新经济企业股票价格大幅下降,美国股票市场对欧元汇率的打压作用已开始减弱。与此同时,随着欧元区金融机构资产多元化目标的实现,欧洲对美元资产的需求将日渐缩小,对欧元资产的供给与需求也逐渐稳定,这将有助于抬升欧元汇率。据统计,截至2001年8月底,尽管欧元区资本外流总额仍然较高,但欧元区已连续三个月出现资本净流入局面,主要原因是海外投资人增加了对欧元区的证券投资。

地下经济和东欧国家的大量换汇需要也可能推动欧元汇率小幅上升

20世纪90年代初以后,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许多与德国接壤的东欧国家,如波兰、匈牙利、前南斯拉夫等,都将德国马克视为硬通货,纷纷将本国货币转换为德国马克,波斯尼亚甚至从1997年8月开始将德国马克作为官方货币之一。

另外,根据欧洲有关反洗钱的法律,在2002年以前,官方对未经登记的大额现金不予转换为其他币种,持有黑钱的欧洲地下经济参与主体不得不在官方规定的欧元转换日期前在银行体系之外逐步转换其持有的欧元区各国货币。但在2002年1月1日以前,由于欧元并未实际流通,这部分黑钱也不能转换为欧元。因此,东欧国家和欧洲地下经济持有的大量欧元区各国货币急需转换为欧元,这种需求有可能推动欧元汇率小幅上升。

欧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增强中长期有利于欧元升值

当前,欧元区的经济总体规模仅次于美国,其实力不容小视。欧元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货币,近两年中,国际金融市场上由欧元区外居民发行的交易工具中,约有25%是以欧元定价的。由欧元区外居民发行的国际债券中,30%左右以欧元定价。作为储备货币,欧元在各国官方储备中所占比重已上升13%,尽管低于美元66%的比重,但远高于日元5%的比重。欧元三年来的疲软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其运行时间较短,其信誉尚未建立所致。但从中长期看,随着欧元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逐步到位,欧元币值及其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地位将日益增强。

欧元引入后三年来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既有欧元区本身政治与经济趋同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与近十年来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不无关系。随着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转变、美国新经济企业股票价格的下跌和欧元区金融机构资产多元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欧元在中长期内也许会逐步回升。事实也的确如此。2002年4月以来,由于市场对美国经济强劲复苏持怀疑态度,加上美国企业盈利大幅度下降,进一步削弱了市场对美国经济的信心,欧元兑美元汇率出现反弹,从2001年底的0.896回升至2002年5月17日的0.9200。但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仍不容乐观,欧元区各国经济结构改革困难重重,欧元汇率仍将面临下行压力。总的来看,欧元汇率走强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可能会经历较大的波动。

为什么缅甸还处在军阀割据时代呢?

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政府为了应对石油危机和提高石油利用效率,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石油替代和节约,促进替代能源的发展,实践证明这些政策是十分有效的。

(1)《1975年能源政策与节约法案》

由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汽车的普及,到70年代初期美国交通运输部门的石油消费量已经达到4.5亿吨,占全国石油消费总量的53%,并且仍然保持着6%的增长速度在继续增长。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石油产量在1971年达到高峰,连续几年下降,国内石油消费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急剧上升,美国需要新的能源政策指导能源生产和消费。

1975年9月国会通过了《1975年能源政策与节约法案》,12月正式签署法案。美国实施该法案的目的是通过价格激励国内石油产量增长、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和改进汽车燃油效率。在改进汽车燃油效率方面,建立了《公司平均燃料经济(the 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CAFE)标准,强制增加平均汽车燃油效率[107]。标准设置了两阶段的目标:1978年公司平均燃油效率达到每加仑燃油行驶18英里里程,1985年达到每加仑燃油行驶27.5英里里程的目标。该法案实施后,汽车制造商生产和销售转向微型车和紧凑型汽车。1977~1991年,新的微型汽车、小型汽车、紧凑型汽车和中型汽车的市场份额从 73%上升到 85%。相反,同一时期新的大型汽车的市场份额从 25%下降到14%[108]。

(2)《1977年能源部组织法案》

在70年代前的20多年里,美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非常快,能源进口不断增加,因为没有综合性能源管理部门,对危机的应对显得十分迟缓。1971年尼克松总统意识到,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改变,美国现在的能源挑战可能演变成能源危机。总统要求国会授权成立内阁级别的能源和自然资源部,负责能源政策和管理以及能源研究和开发。1973年4月18日,尼克松总统注意到美国人口只有世界人口的6%,却消耗了世界三分之一的能源,他预测在不远的将来美国就会面临能源短缺和价格上涨。总统再次呼吁建立内阁级别的能源和自然资源部,该提议被国会搁置。总统转为立即设立了负责白宫咨询的特别能源委员会和在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能源议题和分析的能源政策办公室。1973年9月尼克松总统再次呼吁国会授权成立能源和自然资源部,不幸的是10月6日中东战争爆发,美国因支持以色列而受到阿拉伯国家石油禁运,造成能源短缺。1973年12月尼克松总统又在白宫行政办公室中成立了联邦能源办公室,负责分配减少了的石油供应和控制石油价格。联邦能源办公室成立后就启动成立独立联邦能源管理部门的立法程序,1973年9月和1974年3月国会两院分别通过了成立一个过渡性办公室的法案,5月尼克松总统签署了成立联邦能源管理局临时机构的法律。联邦能源管理局负责能源信息和分析,石油分配和定价,战略石油储备,能源节约和能源石油效率等事项。法律规定该管理局只能存在两年,1974年国会又通过立法,使该机构有效期延长到1977年12月。1974年福特继任总统后继续推动国家能源管理部门的重组,成立了能源研究和开发管理局和国家能源委员会[109]。1976年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卡特指责福特政府没有完整的国家能源政策,许诺继续进行联邦政府能源管理部门重组,建议成立内阁级别的能源部。卡特继任总统后给国会提交了国家能源计划,其中包括成立能源部的建议。

1977年5月和6月国会两院分别通过了《1977年能源部组织法案》,8月总统签署了法案。要求将联邦政府中与能源相关的职责统一到一个单一的、内阁级别的组织中。1977年10月1日能源部正式成立,能源部合并了国家能源管理局与能源研究和开发管理局,农业部、商业部、交通部、住宅和城市发展部的相关功能也转移到能源部。内政部的电力市场管理功能和国防部的海军石油储备和油页岩储备项目也转移到新的能源部。能源部初期的职责只是制定综合能源政策和实施能源开发,80年代早期能源管理成为能源部的主要职责。目前能源部的职责是通过可靠的、可负担的和环境友好的能源多元化的供应和输送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开发创新性的能源科学和技术,确保核武器库的安全可靠。

(3)《1978年发电厂和工业燃料使用法案》

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石油和天然气清洁低廉的价格,美国国内建设了许多以石油和天然气为燃料的发电厂,石油和天然气在电厂燃料消费中的比例达到35%。电力部门的石油消费从60年代初的1200万吨迅速增长到1973年7700万吨,几乎占到了当年美国石油消费总量10%。而且增长速度如此之快,威胁到国家的石油安全。

1978年11月,国会通过了《1978年发电厂和工业燃料使用法案》,目的是限制使用石油(包括油品)和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发电厂的建设,通过鼓励在发电厂使用煤炭和替代燃料,提升国家能源安全水平。法案实施以后,新建的发电厂都是以煤炭和核作为燃料的发电厂,原有的以石油和天然气为燃料的发电厂也保留为调节电网高峰和低谷的调峰发电场[108]。结果发电厂石油消费从1978年高峰时的8700万吨下降到1985年的2390万吨,极大地减少了发电部门的石油消耗。

(4)《1981年取消石油价格和分配管制法案》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由于物资短缺和通货膨胀造成美圆贬值,美国经济出现衰退。1970年总统签署《经济稳定法案》,旨在稳定价格、租金、工资、薪水、利率、股息和其他相关事项。建立优先使用和分配石油产品,包括进口石油,颁布确定工资、价格等水平的标准指南。同年,美国石油产量到达高峰,随后开始下降,美国国内石油价格和石油进口被允许有大幅度的增加。1972年美国开始出现原油短缺的征兆,虽然这年春天占美国三分之二石油产量的得克萨斯和路易斯安那州的石油产量达到了最大生产能力,但是当年仍然存在夏天的汽油短缺和冬天的燃料油短缺。1973年4月美国政府取消了进口石油配额体系,改为通过进口许可费和关税体系管理进口石油。1973年8月,美国政府开始对老油田生产的石油实行价格管制,其他石油不在管制范围之列。1973年10月,阿拉伯国家实施石油禁运,欧佩克的油价几乎涨了四倍,美国国内仍然维持着价格控制。为了应对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1973年12月,《紧急石油分配法案》开始生效,同时根据该法案颁布了联邦能源管理行政法令。该法令对原油产量建立了两级价格机制,进行管制。1975年,福特总统签署《能源政策与节约法案》,目的是通过价格激励国内石油生产、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和改善汽车燃油效率。法案再次提高了两类油价的水平,但与国际油价仍然有4~5美圆的差距。美国价格管制实施了大约10年时间,由于当时美国国内石油价格只相当于国际油价的一半,造成美国国内石油产量持续下降和勘探活动减缓。国内的低油价也变相地鼓励了石油消费,石油消费量在1978年达到创纪录的高峰。

1981年1月,里根总统签署《解除石油价格和分配管制法案》,结束了对油价的控制。自70年代早期以来,第一次美国国内油价上升到世界市场水平。该法案也同时设置了分阶段放松对石油产品进口的控制。法案实施后,由于高油价,使许多老旧的、低效的小型炼油厂不再具有竞争力而被迫关闭。从1981年初到1985年,美国炼油厂数减少了101家,炼油能力减少了300万桶/每天[108]。由于美国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密切接轨,鼓励石油公司增加了在美国国内的油气勘探和生产的投资。高油价促进了阿拉斯加的石油勘探开发,提高了阿拉斯加的石油产量,极大地减少了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5)《1992年能源政策法案》

1989年,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就任美国第41任总统,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为保护其在中东的石油利益而发起了对伊拉克的战争。伊拉克战争导致伊拉克和科威特油田被毁,世界石油供应不足,石油危机后持续了5年的低油价再次迅速上涨。为了应对国内能源供给紧张和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总统要求能源部长制订综合性的国家能源战略,应对可能的能源危机。1991年2月能源部完成了国家能源战略草案,并把其中的核心内容提交给了国会作为能源政策立法的建议。1992年10月8日,国会通过了《1992年能源政策法案》,10月24日,总统签署了法案。

法案的目的是重建美国能源市场[110]。强制实施最小代用税免除,鼓励国内石油生产,增加国内石油产量;强制替代交通燃料,在交通部门减少石油消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取暖和制冷部门的石油消费。法案要求政府和私人汽车使用替代燃料到2000年至少达到10%、到2010年达到30%,天然气、电、甲醇、乙醇和煤液化燃料都作为汽车中替代石油的燃料;强制对新的联邦建筑和新的有联邦背景的建筑设置新的能源效率标准,对商业和工业建筑也提出相应能源效率要求,目的是减少燃料油的消费;支持和鼓励各种增加石油供应和减少石油消费的技术研究和开发,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清油河镇的历史

同其他军人政权一样,缅 甸新军人政权也是一种过渡性政权,民主化是其最终归宿。

但由于缅甸国内目前 还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撼动或取代新军人集团的领导地位,军人干政的现象还将在 缅存在相当一段时间,而缅甸军人政权的转型将是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迄今为止,缅甸新军人政权已存续了20多年之久。

扩展资料:

1962年,军事将领奈温将军(General Ne Win)发动政变并成立以军事统治的政府,宣布要使缅甸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奈温执政后,对内实行“缅甸式社会主义”,一度对主要工商企业实行国有化。奈温一直强调缅甸奉行独立自主的、中立的不结盟对外政策。

主张同一切国家保持友好,但不为任何大国所左右,不参加大国集团,也反对把不结盟国家变成第三集团。人民对于自由受到限制感到十分不满。同年7月7日,学生在仰光大学发起示威活动抗议军事政权。军队则在奈温将军的间接指使下以血腥镇压了这个活动。

中国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支持缅甸北部的缅甸***武装。邓小平上台以后,撤出全部在缅中国军队,从此缅共武装失势。

缅甸国内贩毒情况很严重,而由于政府官员的轻易受贿使得毒品问题日益严重,政府更是日趋腐败。因为治理不当和腐败导致的经济严重萧条,缅甸政府于1977年开始寻求外援。1980年代后期,缅甸已是全球最贫困国家之一。

1989年6月18日,在苏貌将军(General Saw Maung)掌政下,缅甸的英文官方名称由Burma改为Myanmar。国内活动仍旧持续四起,昂山的女儿,1991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在1988年成为缅甸迈向民主之路的精神动力。

因公然批评奈温将军而在1989年7月20日遭到囚禁。虽然她曾在1995年获得释放,之后再次遭到软禁,直到2010年11月13日获释。

2005年缅甸首都由仰光迁往内比都。2008年,军政府宣布将在五月举办公民投票通过新宪法,并在2010年举行民主选举来成立新政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缅甸

油价股票有哪些

一· 历史上清油河的“典故”

清油河在“五代”以前,原名叫“柳林河”,系以其街外河边十里柳林而得名。五代后期,宋朝开国元勋郑子明曾在此住,时以打油卖油为生;因他打出来的油清香明亮而远近闻名,故此,人们便将柳林河改名为“清油河”了。郑子明:姓郑,名恩,号子明、乳名黑娃;自小父母双亡,十多岁时只身来此,以打油卖油为生。他在这里与赵光胤相遇并结拜为兄弟,又和陶三春不打不成交而定下了终身;流传下了许多活生生的故事:

——郑子铭与“倒挂油”及“普峪河口”。郑子明虽脸黑似漆,却生得身材魁伟、力大无穷、性格豪爽 ;为人厚道、直率、好打抱不平。他在清油河打油期间,命苦时不济,虽然他打出的油清香明亮质量极好,但是,在生意场上却屡遭厄运。起先,他担油出卖,总是顺清油河而上,要送到洛南县境内的‘黄家村集市 ’,来回三百余里 ,他一根铁扁担挑着二百多斤重的两只大油篓 ,竟两天一趟;一次,当他担油走到腰庄小花岔石碥上时,遇着从黄家村转来的同伙人,告说油价大跌,他十分懊恼,生气地将油担往石碥上重重一撂,油从倾斜的篓中溢淌了出来,流了一地;当大家赶忙去帮他扶油篓时,神奇般地发现:油篓竟深深地陷进入了岩石中,怎麽也拔不出来;郑子明自己也觉得诧异,当他亲自把油篓拔出后,在这坚硬完整的岩石上就留下了深深的‘油篓坑印’和‘流淌的油印’。他在此歇息了一会,就沮丧地担起油担,同大伙一起倒转回来了。此后,人们就将这里称作“倒挂油”;‘油篓坑’与‘油印’至今如故,成为人们流传的佳话及观赏的古迹。

此后,郑子明就又顺河而下,将油担送到毛河口下的丹江码头,从那里装船水运至襄樊、武汉;在一次正装船时,忽然,突起大风,江浪汹涌,几乎将船颠翻,致篓中香油溢泼流淌了一口岸。从此,人们就称这个码头名为“泼油口”;后日子久了,便被误传成今天的“普峪口”了。

——“磙子岭”、“油篓沟”和“油槽宝石”。一次,郑子明担油去龙驹寨,上到一山岭头在放担歇息时,后面一只油篓因没搁稳而滚到山下去了,他寻来一百来斤重的圆扁石,用铁扁担在中间捅出一洞孔,型如石磨,用绳系挂于扁担的一头,配着剩下的那只篓,担着继续前进;从此,这山岭便叫“滚子岭”;岭下的山沟就叫“油篓沟”了。

同这些地名一起留下的文物古迹,现只有郑子明打油的“油槽”和“压油石”了。“油槽”系由整石凿制而成,长2.80米,宽1.23米,厚33公分;四周边沿高6厘米,宽18厘米;槽溏略向流油嘴一头倾斜,油嘴从槽头中间向外突伸,状如;“压油石”亦由整石凿成,长0.8米,高、宽各为0.56米,略呈长方体,几个人才能抬得动,可郑子明当年用它压油,仅一人两手一端就举起来了;压油石和油槽系同一花岗岩石质,十分坚硬,千余年来一直被视为清油河的“镇街之宝”,民国八年,洪水冲走了清油半边街,然槽石岿然未动,1998年“7.9”、“8.25”两次百年不遇特大洪水,连续袭击了清油河,十多米高的浪头,几乎冲毁了大半条街,但槽石分寸未移,丝毫无损;现被列为“历史文物”,清油人亦以此而引以为荣;凡来清油河者,大都要好奇地去看一看和摸一摸。

——在清油河,郑子明同赵匡胤、柴荣三结义。

赵匡胤在京都汴梁大闹‘勾栏院’后出逃避难,先去随州投靠父亲的好友董宗本,时逢董已出征关西,刚好姑父也在关西任职,他就从随州经商於之地前往关西,在‘武关古道’途中,遇见推车去关中贩卖雨伞的柴荣,二人便结拜同行;途径‘陡岭关’时,遭遇‘山大王’董龙、董虎劫持,两厢厮杀了起来,董氏兄弟边战边退,将匡胤诱致‘九岩寨’和‘羊角寨’下的九曲十八弯中,匡胤被伏寇围困。正在危难当头,适值郑恩在河中洗油篓,不慎油篓被水冲走,郑恩脱下衣服,仅缇一兜肚,下水追捞油篓,直追到‘月亮湾’;但见九曲十八盘里尘土飞扬,只听得杀声震天,他便顺手从河边拔起一棵枣树,横扫直冲杀进重围,打败了寇匪,救出了匡胤。随又一同前去陡岭关见柴荣,时值柴荣推伞车退至黄土坡躲歇;三人见面甚为庆幸,即插盟结义为‘八拜弟兄’。时柴荣二十岁距首,匡胤十九次之,郑恩十八岁为小。这就流传下了‘两龙一虎,患难与共’的佳话。

——‘打瓜园’,郑恩三春喜联姻。

在清油河街下不远处,有一个大湾套,在弯套的下前方,有一座孤石山,活象一只卧在地上的雄狮,人称‘青狮’;青狮后是一极其秀美雅静的山坳,内中有一陶家庄;庄主名叫陶洪,原本是关西有名的三军教头,因厌烦乱世、淡泊功名而告老还乡,颐享天年。膝下有一独生女儿,名叫陶三春;三春自幼丧母,从小随父学兵法、习骑射,精通十八般武艺,善使一对‘齐眉棒’,无人能敌。一天,父亲出游访友,她同丫环及家院守庄,忽闻报:有一黑贼在偷瓜!三春急忙前去,见是一黑脸大汉,吃瓜不给钱还骂人,二人就打将起来,不大工夫,三春便将黑汉擒拿捆绑抬回了庄。这黑汉原来是郑子明!

原来,郑子明与赵匡胤、柴荣三人结拜后,一同前进到清油河街,住进驿馆客栈后,郑恩便去月亮湾取油篓,顺便洗了个澡;上得岸来,正觉得天热口渴的厉害,忽见到狮子山前瓜园里,睡了满地的大西瓜,他干渴难奈,便疾步走进园中,顺手摘下一个大西瓜,一拳打开就送进了嘴里,只觉得满口生津、周身沁凉;狼吞虎咽,不一会儿第二个瓜也将吃完;心想:再带几个回去给二哥他们吃,岂不更好!正当准备动手再摘时,忽听一女子厉声叫道:“住手!哪里的偷瓜贼?”郑恩嬉皮笑脸地说:“乐子(自称口语)吃了你几个瓜,那能算偷?”三春误以为郑恩自充‘老子’,怒道:“你这黑贼偷瓜还骂人?找打!”郑恩虽然力气大,但拳脚工夫那敌得了三春?况根本就没心理准备,不提防挨了三春几铁拳,没战几个回合,就被三春反背摁倒在地,嘴上不服,身子却动弹不得。接着三春叫丫环拿来绳索,将郑恩手脚捆绑在一起,用杠子抬回庄,待爹爹回来发落。

却说赵匡胤在客栈等候多时,不见郑恩回来,有些着急,便出来寻找;在磨沟口遇见从武关访友回来的陶洪,二人原来彼此知名,现一见如故,陶洪邀匡胤到府上做客,盛宴招待;郑恩闻声喊“二哥救命!”匡胤一看此景很是吃惊,问及三弟何以至此?郑恩告之原委叫苦不迭;陶洪见二人称兄道弟,即命三春出来松绑,赔礼道歉,重新入席,尽兴畅饮。匡胤寻思着:三弟这等勇猛,竟被一个女子降服,可见三春何等了得!古言说:素缘天定,不打不成交,二人如能联姻,一则得到了一员巾帼猛将,二则三弟这‘楞头青’也有了管制约束,岂不是两全其美?遂向陶洪提出愿为媒妁之意。陶洪十分高兴,寻问女儿,三春心中自是满意,嘴上应道:“但凭爹爹作主,只等三年封王”。后柴荣登基当了后周皇帝,封匡胤为南宋王、郑恩为汝南王,遂为郑恩和三春完了婚。后来,陶三春挂帅,收刘三定,破南唐,解寿州之困,立下了汗马功劳。

——清油河与“三马”地。

清油河向东,依次是“试马寨”、“捉马沟”、“党马店”三个街镇,这‘三马’地名,亦系郑子明与赵匡胤的故事所留传下来的。

自当赵匡胤在宴席上提媒,陶洪许定了三春与郑恩的婚事后,就客留他们在庄上。数日,又送给郑恩一匹乌雕宝马,教他们在这里学骑术;一日,先由郑恩坠蹬骑着,匡胤牵缰绳,行走至双庙岭黄土坡下一村寨时,换由赵匡胤来试骑,不料宝马挣脱缰绳,顺着大路朝东跑去,二人哪里追得上?当此马跑到虎坡上边时,正逢店家披红挂彩、敲锣打鼓、抬花轿的迎亲队伍,马儿被挡拦后,又调头往回跑,当跑至老君山下时,正好碰着前来追赶的俩东家,郑恩和匡胤将马捉住,兴高采烈地牵着回了家。从此,人们就将宋太祖试马的村寨称之为“试马寨”,即今之“试马镇”;挡马处的街店被叫作“挡马店”,后多称“党马店”,现党马乡即以此得名;老君山下捉马处定名为“捉马沟”,即如今的捉马沟街;这“三马”地名已经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了,从未更改。

——“京娘洞”与赵匡胤千里送京娘。

京娘原籍蒲州人氏,家住解良县小祥村。从小随父四处行医,以针灸和中草药偏方为民医伤治病。一天,她与父亲走散,只身从曹营空树耙到清油河来,途中不幸被两个响马强人所掳,一个叫‘满天飞’张广,另一名‘着地滚’周进,二贼皆企图娶京娘做压寨夫人,相争不让,然又恐伤了和气,就先将京娘囚禁于河东‘清油观’寺庙中的降魔殿里,命观主小心看守,只等再掳着漂亮姑娘,便好一同完婚。

且说赵匡胤与郑恩、柴荣结义后,从清油河一同来到了关中,见到处都张贴着悬赏捉拿赵匡胤的 “通缉榜文”,他只得与大家分道扬镳,只身上了华山,在那里与陈抟老祖赌下棋,不料一局未赢,输掉了“华山”;遂又经商山来到清油河,当时,在清油河东有一座大寺院,名叫“清油观”,其叔父赵景清为此观观主,赵匡胤来这里探望叔父;这日偶感风寒,正在寺庙中养病,忽听到女子哭泣声,匡胤问及叔父方知其详情,随即解下神煞棍棒,打烂了降魔殿的门窗,救了京娘出牢笼,当晚二人结为同姓兄妹,乘天黑躲藏于一山洞中;天亮后,他扶京娘骑上马,亲自絷缰策鞭,千里送京娘回蒲州老家。

当过了‘武关’走到瓜子沟口时,人马皆渴了,见路边有一口井,匡胤就去提水,可是没有绳竿和桶,只见他两手扳住井台往旁一摁,井身神奇地倾斜了,井水就从井口里溢流了出来,他手捧甘泉喝足后又饮了马儿,方爽快而去。从此,人们就将这里称叫做“扳倒井”了;至今井还在、名依然。

后来,经‘赤松林 ’打死了‘着地滚’周进,又在 ‘龙驹岗’杀了‘漫天飞’张广,并且收归了‘千里脚’陈名,为京娘报了劫持之仇,为清油观扫平了祸根,为当地除了大害,显现了英雄本色和气概。因之京娘对他由敬生爱,不断地向他表露情感;她先是故意将绣鞋蜕脱掉落马下,指望匡胤在给她穿鞋时,能触摸金莲送情传意,不料匡胤竟是用马鞭将绣鞋挑起,送至她面前,让她自己穿上,京娘心中感到好一阵失落;继而,她又佯称腹痛,匡胤就抱扶她下马,不一会说好了,又抱扶她上马,过一会说又痛了 ,就又抱扶她下马,这反复一上一下 ,她便于与他勾肩搭背、身体偎贴,显得万般旖旎;夜宿时她一会言寒一会又道热,又只得为她添衾减被,其软香温玉尽显,可匡胤毫不动心;眼看一两天就要到家了,京娘不好开口表露心情,不由急得在夜灯下落泪长叹。匡胤见状问及原因,她壮起胆说:“深闺弱女,遭贼劫困,蒙兄救命,无以报恩,如不嫌弃,许配终身”。匡胤断然拒绝道:“顶天立地男子,只有动恻之心,不图施恩望报!况同姓兄妹岂能**?”京娘又道:“不敢为妻妾,甘愿做奴扑,能伺俸终身,方得心安服”。匡胤怒道“救人是本份,相送为意气,尚若徇私情,与响马何异,真心变假意,世人作笑蒂。” 京娘愧曰:“妹明兄志,无比敬佩,今生不能报恩德,来世当衔环结草。”

不一日,终于寻到了小祥村,赵员外一家团圆万分庆幸,举盛宴招待赵匡胤;酒席上,京娘父兄见匡胤仪表堂堂,想到少年男女千里同行,日夜相处,岂能无情?不如许配良缘;然而,当一提起此事,匡胤便大发雷霆,掀翻酒桌,拉马出门,扬长而去。京娘美梦破碎,觉得不仅自己遭受到不白之冤,而且毁了匡胤的英名,便悬梁自尽了。 后来,赵匡胤登基做了宋太祖皇帝,思念京娘兄妹之情,遣人前去查访,得知原委后,嗟叹不已,遂敕封京娘为“贞义夫人 ”,立祠小祥村;并命‘有司’在清油河京娘当年藏身之山洞处建庙。这就是“京娘洞”和“京娘庙” 的来历,史为《清油八景》之一。 (注:以上系收集当地广泛流传的故事和亲听“老辈子”讲传历史而整理。——笔者)

二·历史上的清油河街。

“清油河”的名字已有一千多年了,而清油河街的历史,就更加久远而无籍可考。秦、汉时期,便是“武关古道”上的一座名街,历朝历代皆在此设有“驿站”名“青云驿”;有史以来,这里便是北通关中与晋陇,南达荆襄及豫鄂的通衢之要塞。处于重要的地理位置,历为兵家必经之地。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7年),刘邦欲“先到为君”,而率部绕道商於之地,屯兵阳城富水,继经青云驿(即清油河)攻武关、破蓝田、出古晓关(即今之牧护关)直取咸阳,先霸王而占领了关中;五代时,宋太祖赵匡胤反复多次辗转于此;明末,闯王李自成率义军三洗河南,在清油河大战“李蛮人”,留下了“万人坑”;清代康熙四十五年(1706),朝廷就在此设防,驻扎了绿营兵;民国时期,亦驻扎有警备队和张辅臣的国民兵团;1944年,国民党第一战区部队,从河南溃败退驻商南时,司令长官汤恩伯就将司令部设在清油河锏场。

民国时,清油河街为商南县永清区镇公所所在地,建有完全小学一所,成为西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享有盛名的“单面长街”,一派繁华景象。据说,清油河原本也是双面街,民国八年,一场特大洪水冲走了其东边临河的一面街,至此就形成了单面街。在这条街上,中有纸坊沟盛家开的“茂盛祥漆行”和“骡马店”,上有李家的“三和魁”和“三和森”杂货铺,下街有孙家的“恒丰俊”商行;还有“常仁协烧锅”“兴发宏染坊”;以及诸如各种杂货店铺、油坊、酱醋坊、当铺、旅店、饭馆、货摊和门面,鳞次栉比。每逢农历三、六、九日,是清油河的“集会”,每年古历的四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九日,是清油河的“古庙会”;届时,要供摆三天“斋宴”,演唱三天大戏;邻省周边县四乡头的生意人,方圆百里的百姓都聚集于此,商贾云集,有买有卖的,进行物资交流和交换;有上庙烧香拜佛的,有走亲访友的,有观光旅游的,有看热闹的,等等。仅“支锅子”蒸馍、煮米汤、炸麻花、炖豆腐、粉条、糊辣汤、烩狗肉、羊肉、猪肉、牛肉及其下杂水的“小吃摊儿”,就摆了好几里长阵;由此可见其繁荣景象和热闹程度! 清油河街原系临河而建,街后是数百亩大平地,不仅土壤肥沃且属“夜潮地”,其中尤以‘八亩坑’和‘三十亩坑’最为有名,盛产水稻和白菜;这里长出的白菜,不仅个大,而且卷心瓷实,质嫩味脆,故民间流传有一句口头禅:清油河的白菜——远近闻名!因此,清油河的白菜籽远销数省地。

最为引人注目和远近皆知的,莫过于清油河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单就这里密集的庙宇群来讲,就非常引人入胜。街南头是“火神庙”,街中有“娘娘楼”,街北为“关帝庙”,下边有何家湾“老爷庙”,对面分别为“陡岭观”、“京娘庙”和“清油观”,西边有“铁佛寺”及“四条岭庙”,北边依次是锏场“三官庙”、“团保庙”“老母垛庙”、“腰庄庙”和“琉璃庙”。琉璃庙系用琉璃瓦盖成的,庙下的“七盘磨”村名,就是当年在这里建有七盘水磨,专为琉璃庙上磨面而置,因此而得名。由此可见寺庙的规模及华丽程度。清油河的自然景观更是天设地造,鬼斧神工。首推《清油八景》,即:“陡岭旭日”清风度,“京娘庙洞”千古秀;“金钩挂月”映潭中,“狮象把口”江山固。“火炼金钟”列大小,“银灯金盆”立前后,“犀牛望月”澧甘泉,“青龙过江”摆尾头。名副其实、形象逼真而极有意境(另单列)。除此而外,诸如下街头有一棵“皂抱槐”,即在数围粗的皂角树干上,神奇地长出一株槐树来,形成了“下只一根干体,上生两种枝叶”的奇观。上街头有一“柏抱碑”,即:在关帝庙前,原立在一棵柏树下的石碑,因年长月久,被长粗了的柏树包进干体,形成了“柏抱碑”的景观。街中有镇街之宝——“压油石”和“石油槽”。是当年郑子明在这里打油留下的;顺河而上,依次有“蛇湾”、“二龙戏珠”、“万人坑”、“阎王碥”、“棺材石”、“猴登桩”、“鳖瞅蛋”、“刘家花屋”、“簸箕寨”、 “公母树”、“公母石”、“龙缠石”、“日月潭”、“牛心石”、“大花岔”、、“小花岔”、“倒挂油”以及“鸡冠寨”、“秦楚分界墙”等等,在这秀美的山水间,镶嵌着奇异的自然景点与人文景观,令人感到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三·清油河镇今之新貌。

清油河属于老革命根据地,1932年11月,红三军曾两进两出清油河;1934年冬,红二十五军到此创建新的苏区根据地,早在1935年5月19日,就创建成立了“刘家花屋苏维埃区政府”;当年6月5日,郑位三率部在清油河获得大捷,击溃国民党“铲共队”500余人;当时,清油河有三、四百人参加了红军和赤卫队,数十名清油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

解放以来,清油河有了极大地发展与变化。解放初,永清区公所改设于试马寨,清油河系区辖乡,清油街为乡政府驻地;1956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后,清油乡便改为“清油人民公社”了;1958年永清区改为“大公社”后,清油公社随之改为“清油管区”了,1962年,又恢复了永清区和清油人民公社的体制;年,撤消了公社,仍恢复叫清油河乡。1997年,实行撤区并乡,原沙坪乡(腰庄)及两岔河乡与清油乡合并成了今天的清油河镇。

清油河镇不仅是商南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全镇现辖11个行政村,124个居民组,共有3496 户13130农业人口。建有中学一所,小学11所,医院三所,合作医疗室20多个;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312国道”与“西合铁路”在这里交汇,并设有客、货两站,建有多座通讯发射塔,架设了电视光缆,通讯发达,交通方便。

清油河不仅气候宜人,而且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人杰地灵、得天独厚;通过深化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套路,已成为香菇食用菌基地、花生茶叶基地、药材基地和核桃基地,劳务业、商贸业及加工业齐头并进,经济成倍翻番,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面貌迅速改观;真是村村通公路,户户有项目,处处是楼房,个个出门骑摩托,彩电冰箱家家有,自来水流进锅里头。 再看今天的清油河街,那真叫天翻地覆慨而慷,一扫旧颜着新妆,鸟枪换了炮,彻头彻尾变了样。1998年,“7.9”、“8.25”两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连续袭击了清油河,原本就很破旧的千年老街,经不起冲袭浸泡而倒塌得一片糊涂。灾后,县委、县政府批准了清油镇“重建新街镇”的方案,并派城建、土管等部门协同规划。当年冬季,组织全县会战,上从耀昌沟口下至洋桥头,修筑了一条十里长的‘路堤结合’工程,设计为能抗百年一遇的洪灾能力,在大堤内外栽植了两行“防护林”,造就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继而,经过三年的努力,建起了一座十里长的两条合面新街,宽敞整洁的街道,楼房林立排列两旁,显现着现代化的气氛。接着,又在狮子山前,修建了“移民新村”;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招来八方宾客,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之盛世景象。千年古镇——清油河,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大放光芒!

什么叫金砖四国?

油价相关股票有:

一、中海油服

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89.6亿,同比增长-6.99%;毛利润为66.75亿,净利润为23.12亿元。

二、仁智股份

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09亿,同比增长12.12%;毛利润为1754万,净利润为-1983万元。

三、中国石油

WTI原油与北海布伦特原油价差略有扩大。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93万亿,同比增长-23.16%;毛利润为3872亿,净利润为-119.9亿元。

四、上海石化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沙特突然增产原油,极大影响了油价,预计2020年国际原油价格整体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747.1亿,同比增长-25.55%;毛利润为156.2亿,净利润为4.93亿元。

五、泰山石油

2017年,预计国际油价仍将维持低位震荡运行,受成品油资源过剩、节能减排、替代能源快速发展等因素影响,成品油市场进入需求放缓、资源过剩、竞争激烈的新常态,各方投资主体加大投资力度布置网点、利用价格手段参与市场竞争,成品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4.24亿,同比增长-17.12%;毛利润为2.736亿,净利润为855.5万元。

油价,指国际或国内成品油的价格。

2020年3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015元和975元。11月5日24时起,国内汽油累计跌幅为1940元/吨,柴油跌幅1870元/吨。

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25元和215元。7月26日24时起,国内汽油每吨降低100元,柴油每吨降低95元。9月18日24时,中国上调汽柴油限价,每吨汽油上调90元、柴油上调85元,折合每升92号、95号汽油上涨0.07元。

2022年1月7日,92、95号汽油预计上调240元/吨。1月17日,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45元和330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上调0.27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29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28元。2月17日,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10元和200元。

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上涨0.16元、0.17元和0.17元。

07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情?说说吧

简介

“金砖四国”来源于英文BRICs一词,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因这四个国家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组合而成的“BRICs”一词,其发音与英文中的“砖块”(bricks)一词非常相似,故被称为“金砖四国”。其中,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

“金砖四国”图示、简介

[编辑本段]名称由来

“金砖四国”(BRICs)一词最早由高盛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2001年11月20日发表的一份题为《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The World Needs Better Economic BRICs)中首次提出,2003年10月,该公司在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 年的道路》(Dreaming with BRICs:The Path to 2050)的全球经济报告中预言,BRICs将于2050年统领世界经济风骚,其中:巴西将于2025年取代意大利的经济位置,并于2031年超越法国;俄罗斯将于2027年超过英国,2028年超越德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中国可能会在2041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印度可能在2032年超过日本;BRICs合计的GDP可能在2041年超过西方六大工业国(G7中除去加拿大),这样,到2050 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大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和俄罗斯。

高盛的这份经济报告,使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四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受到世界更多的关注,由此BRICs(译称 “金砖四国”)的称谓便风靡世界。

2005年12月1日,高盛发布的新报告《BRICs有多稳固》(How Solid are the BRICs?)称,BRICs看起来确实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无论大小)的进步要快。高盛由此调整预测:中国将在2040年超过美国(比2003年的预测稍快一些),而印度将在2033 年超过日本(比早先的预测稍慢一些,原因是日本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

随着 “金砖四国”这一全新概念的诞生,韩国总统卢武铉(已故)率领上百名重量级政商人士展开“金砖四国外交”;G7财长会议2005年首度邀请金砖四国代表列席;日本丰田汽车等跨国企业的全球棋盘因此重新部署。从目前的情况看,金砖四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恰恰与“BRICs”一词的字母排序相反,中国遥遥领先,印度和俄罗斯次之,巴西则相对不温不火。从更宽广的视角看,至少前3国的经济表现足以傲视G7所有国家,俄罗斯和印度每年的经济“净增长部分”,便可超越当今的荷兰。据统计,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已经高达2800亿美元,这个数据已经超越了欧盟成员国的总和。

2009年6月14日至16日,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了首次“金砖四国”外长会议。会议期间四国外长就国际经济和金融状况、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裁军和不扩散核武器问题、国际贸易以及国际组织改革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金砖四国”外长会晤结束后将签署联合声明,表明四国在世界发展和国际安全迫切问题上的统一立场。

汉英词典解释

BRICs 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BRIC Countries 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1.This year, sales of cars in the BRICs should overtake those in America.

而到了今年,金砖四国的购车数量应该会超过美国。

2.Brazil, another of the so-called Brics, was among the small group wanting a deal.

所谓金砖四国中的另一个国家巴西,是少数希望达成协议的国家之一。

3.The plan is meant to capitalize on the higher growth rates in the so-called "BRIC" countries of Brazil, Russia, India and China.

公司的打算是在所谓的“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高速增长中有所斩获。

4.Thanks in large part to the BRICs, a record 65% of GM's sales in the first quarter were outside America.

多亏了在“金砖四国”的巨大销量,创纪录地占通用汽车第一季度销量的65%,这超过了美国。

5. Mature vehicle markets may be close to saturation, but there is huge unsatisfied demand in the big emerging car markets of Brazil, Russia, India and China (the so-called BRICs).

成熟的汽车市场可能已接近饱和,但是在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即所谓“金砖四国”)的新兴汽车市场中存在着巨大的未满足的需求。

关于“金砖四国”的研究报告

高盛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的经济发展前景极好,四国将在2050年位列世界最强经济体。这篇研究报告是由高盛的全球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主持编写的。“金砖四国”都是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在许多国际地区问题上看法接近,近几年经济增长都很快,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四个国家无论从面积、人口、资源、市场等方面都有独特优势,四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6%,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42%。根据国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06年至2008年,四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0.7%。四国在国际事务中都具有重要影响。

据预测,这四个国家将拥有超过全球40%的人口和14.051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无论从任何方面讲,它们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这四个国家,既不是像欧盟一样的政治联盟,又不是像东盟一样的贸易联盟。但是,这四个国家已经逐步开始开展政治合作,来加强其政治地位,比如影响联合国的决定;或者通过不成文的政治合作协议,来迫使美国让步。

《金砖四国之梦:通向2050之路》(2003年)

认为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已经或者正在改变自己的政治体制,以适应全球资本主义。高盛预测,中国和印度分别将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制成品和服务提供者,而巴西和俄罗斯相应的将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原材料提供者。鉴于巴西和俄罗斯可以为中国和印度提供所需的原材料,合乎逻辑的预测表明,金砖四国将更加广泛的合作。据预测,“金砖四国”将有能力组成强大经济集团,从而取代现在八国集团的地位。巴西盛产大豆和铁矿石,而俄罗斯有极为丰富且丰沛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早在冷战结束时或更早时期,组成“金砖四国”的各国政府就都开始了经济和政治改革,以使他们进入世界经济。为了竞争,这些国家曾同时强调了教育,引进外资,国内消费和国内产业的发展。研究认为,印度有潜力成为在未来的30至50年里“金砖四国”中发展最快的国家。主要原因之一是印度和巴西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下降将晚于俄国和中国。

后续报告(2004年)

继其最初的2004年“金砖四国”研究报告后,高盛世界经济小组又发布了后续报告。这份新的报告将分析结果更推进了一步,并着重聚焦在这四国经济的发展将给世界市场带来的影响。报告估计,金砖四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份额将从2003年的20%增长到2025年的40%。同时,他们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将从2004年的大约10%增至2025年的超过20%。而且,在2005年到2015年间,这些国家将有超过8亿(800,000,000)的人跨过$3,000的年收入门槛。据计算,在2025年这些国家将约有2亿(200,000,000)人的年收入超过$15,000。因此,市场需求的大回升将不仅仅影响必需品,也会影响到价格较高的品牌产品。报告指出,首先是中国,然后在十年之后是印度,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

尽管增长率结存果断地活跃朝向金砖四国的经济,高水平经济地区个人财富程度会持续超越平均金砖四国水平。 高盛证券估计到2025年六国集团G6[1]成员国地区的年收入会超过$35,000,反而只有二千四百万名金砖四国居民才有相同收入水平。 报告强调指出印度能源的大型无效率,及引人注目地提及金砖四国在全球资本市场的极小代表权。 过往矛盾凸显金砖四国的庞大人口,而且使金砖四国的总财富相当容易使六国高峰会成员国地区失色,及同时令年收入会保持于当今工业国家基准之下。上述现象会持续影响全球市场;随着跨国公司试图从金砖四国的取得优势,例如由金砖四国的庞大潜质市场生产廉价汽车及其他金砖四国居民负担得起的产品,来替代昂贵的奢侈汽车品牌。

中国——世界工厂

中央之国——中国堪称世界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区域,引进外资额最高,成为全球最大企业集团的生产基地。拥有13亿居民的中国是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充裕、廉价、可靠的劳动力驱动了中国经济繁荣,除了无以伦比的价格优势之外,就业人员的素质也在不断提升。不过,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下面也潜藏着危机。虽然中国央行制定了贷款限制措施,经济过热的隐患依然未能消除;城乡、个人收入之间的巨大剪刀差也令发展失衡,危及社会稳定;环境污染更加恶化。另外,中国股市缺乏独立、有效的监控机制,政府操纵股市;原料不足、能源缺乏等一系列问题都为中国经济制造了瓶颈。

巴西——世界原料基地

巴西的国民生产总值高居拉丁美洲之首,除传统农业经济之外,生产、服务行业也日益兴旺,更在原材料资源方面占据天然优势。巴西拥有世界上最高的铁、铜、镍、锰、铝土矿蕴藏量,另外,通讯、金融等新兴产业也呈上升趋势。巴西前总统、工人党领袖卡多佐制定过一套经济发展策略,为其后的经济振兴奠定了成功的基石。这套经改政策后来为现任总统卢拉所发扬光大,其核心内容在于:引入灵活的汇率体系;改革医疗、养老制度;精简政府官员系统。然而,有批评家认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工人党内部贪污受贿不断,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现任政府的统治根基。南美这块沃土之上的经济腾飞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机遇背后的风险也是巨大的。立足于巴西市场的长期投资者因此而需要强韧的神经和足够的耐心。

印度——世界办公室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民主国家,6000多家上市公司也使其股市规模空前壮大。在过去的20年间,印度经济以每年平均5.6%的速度稳定成长,而在经济前台的背后,是一支高素质的就业大军。据初步统计,西方企业在印度约2300万高校毕业生眼中越来越富有吸引力。 美国最大的1000家公司当中,四分之一的企业使用在印度开发的软件。印度药业也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世界上40%的“学名药”(专利期已过的药品药剂)是在印度生产的,这一行业带动个人可支配收入以两位数字的增长率飞速上涨,与此同时,印度社会出现了一批注重享受、乐意消费的中产阶级。另外,一些大的基础建设项目,如6000公里长的高速公路网络、兴旺发展的出口贸易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继力量。当然,印度经济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弱点,例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高额财政赤字、能源及原材料依赖性过高等。政治方面,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变化、克什米尔地区局势紧张都有可能引发经济动荡。

俄罗斯——世界加油站

走过1998年金融危机的俄罗斯经济就像从灰烬里飞出的一只浴火凤凰,在新近国际信用评级当中,被著名的证券研究机构——标准普尔评为投资等级。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无疑为俄罗斯经济增添了双翼。这两大工业血脉的开采和生产控制了今天五分之一的国民生产,并且创造了50%的出口贸易产值和40%的国家收入。另外,俄罗斯还是钯、铂、钛的第一大产国。与巴西的情况有些类似,俄罗斯经济的最大威胁也隐藏在政治之中。普京政府虽然在其五年任期内成功地将国民生产总值提升了30%,可支配国民收入也有明显增多,但政府当局在处理尤克斯石油公司一案所体现出的民主缺失却成为远期投资的毒药,无异于一把隐形的达摩克里斯剑。虽然俄罗斯地大物博,能源丰富,如果缺少了有效遏制腐败的必要体制改革,政府在未来发展态势面前依然不能高枕无忧。如果俄罗斯从长远角度来看不满足于只做世界经济的加油站,当务之急必须致力于现代化改革进程,提高生产效率。投资者应该尤其密切关注当前的经济政策变化,这是除原料价格之外,影响俄罗斯金融市场的另一重要因素。

[编辑本段]经济现状

2007年

综合国际经济权威机构的统计,目前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到2007年已占世界外汇储备的3/4,“金砖四国”的中、俄、印三国都是“大户”。新兴国家经济占全球经济比重已由1990年的39.7%上升到2006年的48%。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0%。“金砖四国”中除“中国速度”的发展举世瞩目外,印度经济发展十几年来平均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7%左右,2007年高达8.9%。中、印已成为全世界投资最具吸引力的三个国家中的两个(另一个是当前最发达国家美国)。俄罗斯经济近7年来也保持了高速发展,GDP平均年增长率达到7.8%,黄金外汇储备达4048亿美元,苏联解体时遗留的2000多亿美元外债,现已基本提前还清,重新跨入了世界十大经济体行列。巴西发展相对稍慢一些,2007年经济增长也达4.4%。

美林公司和凯捷咨询公司发表的《世界财富报告》指出:2004年,巴西有9.8万人金融资产超过1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5%;俄罗斯有8.8万人,增长4.8%;印度约有7万人,增长14.8%;中国约有30万人,增长4.5%。富裕阶层的崛起,使得对高档商品和各种金融商品的需求增多。

金砖四国 巴西:购置高档房产

在巴西,仅占人口1%的富人却拥有50%的国民收入,贫富人群收入差距之大堪称世界第一。富人多是铁矿或原油等相关行业的大企业经营者。他们在圣保罗或里约热内卢等大城市置有豪宅,开着捷豹或沃尔沃等高级进口车。其中许多人还拥有两辆汽车,购买高档房地产的动向引人注目。

但令人注意的是,巴西的“养车费”足占年收入的10%不止,不少巴西人特别是广大的中产阶级的两辆车带给经济上的负担不言而喻。

俄罗斯:青睐奔驰轿车

俄罗斯许多富人是在前苏联解体后,在国有企业民营化过程中靠收购能源相关企业起家的。俄罗斯富人占总人口的4%~5%。也有不少人是趁着前苏联解体后的混乱,从事贸易或非法经济交易而获得巨额财富的。

此外,由于近年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从事能源业的人群中也不断出现新富人。据说生活水平与欧美等同的新富人占总人口的20%左右。俄罗斯富人和新富人几乎都集中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大城市。

在高收入人群中,购买汽车等高档商品的现象引人注目。他们尤为青睐奔驰车。购买住宅的人增多也带动了汽车销售。俄罗斯是08年欧洲唯一汽车市场出现需求量涨幅的欧洲市场。

俄罗斯人对旅行的需求也日渐增大。在国内游客增加的同时,前往邻国土耳其和中国等地的出境游客也迅速增多。据统计,2004年前往中国观光的俄罗斯人比上年增长29.8%。

印度:加入瘦身俱乐部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年收入超过18万卢比的印度新富逐年增多。新富阶层占总人口的比例已从1985年的1.1%上升至2001年的7.3%。

随着高收入阶层的崛起,汽车、家电等贵重耐用消费品极为畅销。此外,由于印度人爱吃甜食,加之富裕阶层开始偏好欧美饮食习惯(偏爱高热量食物),因此运动不足和过度摄入热量导致肥胖现象增多。为了减肥,一些富人加入瘦身俱乐部,每月需交纳高额会员费。

中国:奢侈品需求增大

中国的富人以经济迅猛发展的沿海地区为中心迅速增多。从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05年中国400名富豪榜来看,多数人集中在沿海城市。

从行业种类看,富豪榜前10位中有7人是房地产相关行业经营者。可见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催生了许多富人。另外,从事新兴的信息技术相关产业的富豪,也挤入了排行榜前列。

在中国富翁中,购买了高档住宅的人占很大比例。他们也热衷个人旅行和全家旅行。据说,许多富翁都在香港购买金器、名牌服装、数字家电和高档化妆品,甚至还有人购买价格高昂的高级高尔夫球杆。

中国的富翁特意到香港购买奢侈品,是因为在内地购买会被征收较高税金,而且可能买到假冒产品。据香港旅游发展局调查,中国内地游客到香港旅游一次的平均消费是5639港元,远高于其他地区的平均水平。

人们在外就餐的需求也在增大。中国人原本就讲究饮食,如今在节假日前往高档餐厅就餐的家庭正逐渐增多。此外,女性越来越爱美,对美容院、化妆品、名牌服装、首饰等的需求也在增加。

四国蕴含巨大商机

“金砖四国”的富人和新富当中,利用富余资金投资股市的现象很普遍。由于各国股价上升,其金融资产正迅速积累起来。日美欧的大型金融机构已开始进军这四个国家,希望能吸纳富人和新富们的金融资产。在人口众多的“金砖四国”,富人和新富阶层还有进一步壮大的余地,而且由于其资本市场不够发达,因此对于发达国家金融机构来说,这四国蕴含着巨大商机。

金砖代表未来的经济规模及重要性,依照这份报告,于2050年,这金砖四国的国内生产毛额总值将超越六大工业国,股市市值成长66倍,它们将拥有八亿的中产阶级人口,超过美国、西欧与日本中产阶级的总和,它们将在能源、天然资源、资本三大市场扮演主角,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消费市场。

关于“BRIC”一词的发明者--------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

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 2001年起,担任高盛投资公司(Goldman Sachs)首席经济学家。 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Sheffield University)和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

主要研究兴趣在外汇市场。前BBC的主席戴维斯(Gavyn Davies ,2001-2004)评价他为,在过去10年中世界上顶级的外汇方面的经济学家。

个人方面:已婚,有2个孩子,是英国曼切斯特联队(Manchester United F.C)的球迷,并在2004-2005年间,担任该球会的非执行董事。

金砖四国目前状况(2008年/2009年)

“金砖四国”峰会将在2009年6月中旬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举行, “金砖四国”在摆脱单一货币的依赖等问题上都有着清醒的认识.

“金砖四国”力挺“超主权”货币

中国央行提议建立“超主权的国际货币”,得到了世界货币组织,联合国的支持和响应,尤其是作为新兴经济体的“金砖四国”反应更为强烈.俄罗斯向G20峰会提交提案,希望IMF考虑建立一个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可能性.

人民币国际化动作频繁

中国在倡导”超主权”的货币的同时,人民币向国际化迈进的活动也十分频繁,中国已经与阿根廷,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白俄罗斯等5个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总额达6500亿元,在此前,中国在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8个周边贸易伙伴签订了双边货币结算.此外,2009年4月8日,中国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5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金砖四国”地位看涨

在2003年首创“金砖四国”(BRIC)称谓的高盛公司调查显示,预估至2027年, “金砖四国”的GDP总和将超7大工业国(G7),时间比原先的预估提前将近10年.西方国家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风暴中受挫严重,相对让“金砖四国”的GDP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上升速度很快,四国的地位也日益看涨.中,俄,印,巴四国都是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有共同的利益和关切,也促进了共同的发展.

[编辑本段]2008年“金砖四国”经济运行比较分析

2008年,金砖四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数据都已出来了,四国GDP总计为87902.8亿美元,其中中国一家就占49.25%,俄罗斯其次,占19.06%,巴西第三,17.89%,印度居末,只有13.79%。

人均GDP方面,四国平均人均GDP为3087.56美元。俄罗斯由于2008年的国际油价长期处于历史高位,加上高达两位数的通胀率和卢布年平均汇率升值,突破1万美元,达11796.92美元,高居四国之首,巴西以8235.49美元紧随其后,中国以3312美元排第三,印度首次突破1000美元,以1022.34美元排最后。

人口中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位,总量达到13.28亿,印度以11.86亿紧随其后,巴西1.91亿人,俄罗斯人口继续负增长,2008年还有1.42亿人。

经济增长方面,中国以9.0%高居榜首,印度以6.0%紧随其后,俄罗斯5.6%,巴西只有5.1%。

[编辑本段]批评与争议

在“金砖四国”的论题中,有很多不确定性与假设,表示这四国中的其中一个或全部可能无法达到所预测的发展。有些评论者认为中国和俄国缺乏完整的民主制度可能会在未来形成问题,但是中国目前政体下的资源分配,生产力提高的效率已经广为认知,同时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也在缓慢的进行中。中国大陆可能与台湾发生冲突是隐忧之一。同样地,俄国的人口正稳定地下降,可能对它造成影响。最后,对巴西的经济预测已经持续几十年了,但是到目前为止都不符投资者的期望。

金砖四国的贫穷人口广大。这也会对经济造成阻碍因为它会影响政府财务,增加社会不安,以及限制国内经济需求。国际冲突,国内的不稳定,政治政策,疾病与恐怖主义的爆发,都是可能阻碍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可能原因。最后,金砖四国的经济发展可能会对全球环境带来无法预测的结果。

认为地球承载力有限的论者认为,在现今的科技之下,金砖四国的发展将会有其限度。

[编辑本段]首次首脑峰会

在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近八年后,“金砖四国”所囊括的全球最大四个新兴市场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终于携手正式亮相国际舞台。2009年6月16日,中国、巴西、俄罗斯、金砖四国首次首脑峰会印度“金砖四国”***在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正式会晤。

金砖四国首脑在星期二(6月16日)会晤结束后发表的声明中说,金砖四国峰会第二次峰会将于明年在巴西举行。文件中指出:“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对巴西方面发出的2010年在该国举行金砖四国峰会的盛情邀请表示欢迎。”

四国成员在金砖四国中的地位

国际舆论认为,在"金砖四国"中,经济发展最突出的是中国。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近30年的时间内经济年均增长超过9%。印度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巴西自进入新世纪以来,都根据各自国情进行了经济改革,俄、印的经济增长率近年来都在6%左右,巴西在3%至4.9%之间,均高于西方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1]

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

与会期间,四国***重点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二十国集团(G20)峰会进程、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重大紧迫问题交换了看法,进一步讨论了“金砖四国”未来对话与合作的前景。

巴西总统卢拉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话说,“金砖四国”坐在一起开会就是历史性时刻。“‘金砖四国’的合作应该循序渐进,重点是要‘开好头,起好步’,”其实在峰会前一天的吹风会上,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司长吴海龙已经点出首次峰会的价值。

根据会议后发布的《联合声明》,巴西愿于2010年承办下一次“金砖四国”***会晤。

金砖四国峰会未必只是向美国发出强烈信号的临时性工具,”新加坡《联合早报》对“金砖四国”前途充满了乐观的态度,“金砖四国不仅关注克服金融危机的战略,而且谋划‘后危机时代’的世界新秩序。”[2]

声明强调,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发挥了中心作用。呼吁所有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积极落实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共识。承诺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使其体现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声明表示,各方应共同努力改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最贫困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向这些国家提供流动性支持的力度,发达国家应兑现援助承诺,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增加援助、减免债务、开放市场和转让技术。声明表示,支持各国在能源领域加强协调与合作。声明重申,四国愿在关键的社会领域加强合作,增加国际人道主义援助,降低灾害风险。声明认为,当天发表的全球粮食安全声明,是四国通过多边努力为实现上述目标作出的重要贡献。声明还表示,四国强调并支持,在国际法治、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由各国协调行动和集体决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更加民主和公正的多极世界。声明说,四国致力于推动多边外交,支持联合国在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方面发挥中心作用。为此,四国重申,需要对联合国进行全面改革,使其更具效率,更有效地应对当今全球性挑战。 声明指出,将以循序渐进、积极务实、开放透明的方式推动四国对话与合作。“金砖四国”对话与合作不仅符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而且有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007国际新闻

  原油价格震荡冲高 能源安全日显重要 11月21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在电子盘亚洲交易时段升至每桶99.29美元历史高位,距100美元仅差71美分。11月2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008年1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98.18美元,创收盘价历史新高。今年国际原油价格先抑后扬。年初曾延续上年底跌势,1月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最低下探至每桶50美元左右。但随后国际油价一路走高。油价走高对世界经济带来明显负面影响,受到普遍关注。9月27日至28日,“主要经济体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会议”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 全球变暖威胁人类 巴厘大会共商对策 气候变暖将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以及许多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与会。这次大会是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着重讨论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安排等问题,特别是发达国家应进一步承担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15日,大会最终通过“巴厘岛路线图”,决定在2009年年底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新安排举行谈判,为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所导致的自然灾害日益严重。气候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也是2007年世界经济论坛、欧盟首脑会议、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和联合国大会等众多国际会议的重要议题。 巴基斯坦风云变幻 贝·布托遇刺身亡 12月27日傍晚,巴基斯坦前总理、人民党***贝娜齐尔·布托在邻近首都伊斯兰堡的拉瓦尔品第市举行的竞选集会上遭遇自杀式袭击后不治身亡,使巴基斯坦国内政局再次面临严峻考验。今年是巴基斯坦的总统选举年,各派政治势力较量激烈。10月6日,穆沙拉夫在总统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10月18日,贝·布托回到卡拉奇,当晚便遭遇自杀式爆炸袭击,死亡人数达140多人,贝·布托侥幸逃生。11月3日晚,穆沙拉夫宣布在全国实行紧急状态,并颁布临时宪法令。11月28日,穆沙拉夫辞去陆军参谋长职务。11月29日,穆沙拉夫宣誓就任新一届总统,并于12月15日宣布解除紧急状态,取消临时宪法令。 “嫦娥一号”成功奔月 太空探索再掀热潮 10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11月26日,中国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首幅月球图像。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成功发射探月卫星。今年,全球太空探索热潮再度升温。美国“奋进”号、“阿特兰蒂斯”号和“发现”号航天飞机先后升空。8月14日,美国教师芭芭拉·摩根女士在“奋进”号航天飞机上通过视频开设了第一堂“太空教室”课。9月14日,日本“月亮女神”探月卫星升空。俄罗斯、德国、印度、韩国等也提出向月球发射探测器。人类探月成为太空探索新亮点。 美国调整中东政策 巴以和谈艰难重启 1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调整对伊拉克政策,内容包括美向伊增兵2.15万、要求伊当局尽快承担起更多责任以及寻求中东盟友支持等,但伊拉克安全形势未见好转。6月9日,巴勒斯坦内部法塔赫与哈马斯爆发新一轮流血冲突。14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宣布解除哈马斯***哈尼亚的总理职务。15日,哈马斯完全占领加沙。法塔赫与哈马斯矛盾急剧升级,巴出现“一区两府”局面。8月14日,伊北部尼尼微省发生4起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事件,造成至少400人死亡,300多人受伤。因库尔德工人党武装问题,土耳其与伊拉克摩擦加剧。9月27日,美军士兵在伊拉克巴古拜巡逻。11月26日,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召开。随后巴以双方重开谈判。 朝核会谈取得突破 半岛局势明显缓和 2月8日至13日,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在北京举行,六方同意在起步阶段平行采取一系列行动。3月13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应邀访朝。7月,朝鲜关闭宁边核设施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和验证。7月1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团抵达平壤。10月3日,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北京闭幕,通过《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朝鲜承诺本年底完成宁边核设施去功能化、完整准确申报核计划。11月初,朝鲜核设施去功能化工作正式开始。朝鲜最高***金正日与韩国总统卢武铉于10月在平壤举行第二次北南首脑会晤,并签署《北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12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首次致信朝鲜最高***金正日。 情报否认伊研核武 美国政府坚持施压 2月3日,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代表参观伊朗核设施。今年以来,伊核问题一直呈升温趋势。3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伊朗核问题的第1747号决议,加大对伊朗核和导弹计划相关领域的制裁,同时强调继续寻求通过谈判解决伊核问题。10月25日,美国宣布对包括伊朗国防部在内的20多个伊朗政府机构、银行和个人实施制裁。伊朗则针锋相对,一再重申决意捍卫本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12月3日,美国国家情报机构公布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国家情报评估报告》,称伊朗在2003年停止了核武器项目,而且迄今也没有重启核武器项目。美国政府坚持认为伊朗仍是威胁,国际社会仍应继续施压,以确保伊朗不能研制核武器。 次贷危机波及世界 全球影响余波未止 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浮出水面。此后,大批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纷纷宣告破产。8月17日,交易员在圣保罗的证券交易所内忙碌。8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恶化,并波及其他金融市场。一些涉足次贷或相关业务的银行、基金遭受巨额损失。受次贷危机冲击,世界各地区主要股市,以及与次贷相关的债券市场出现较强震动。此后,许多银行都提高了放贷标准。由于市场惜贷气氛严重,流动性不足问题开始显现。为防止形势进一步恶化,西方主要经济体的央行也先后采取了向银行系统注资、降息或暂停加息等多种措施以应对这一危机。美联储于9月、10月和12月三次宣布降息。普遍认为,次贷危机的影响尚未结束。 俄强力振大国声威 与西方摩擦趋加剧 2月1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慕尼黑严厉批评美国和北约。7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决定俄暂停执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12月12日,这一决定正式付诸实施,以应对美国的反导计划。今年1月,美国向波兰和捷克提议就建立反导基地问题恢复谈判。 8月2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副主席奇林加罗夫率俄科考队员乘深海潜水器从北极点下潜至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并在洋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12月10日,普京表示,他“完全赞同”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被推举为下届总统候选人。12月17日,普京明确表示,如果梅德韦杰夫当选总统,他准备出任政府总理。12月25日一天内,俄罗斯在海陆空三个领域先后发射导弹、卫星。俄军方称目的是保持俄战略导弹力量的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