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车为什么大都不带涡轮增压

2.06奥迪a6涡轮增压器发着时间久了会烧红么么回事?其他问题没有一切正常

3.废气涡轮增压器是依据什么命名的?比如TD04-19T TD04什么意思,19T什么意思?

4.机油哪种好

5.别克英朗GT 1.6T这款车怎么样(包括内饰与性能)?开过的来说说,谢绝复制黏贴的。

gt2867涡轮_gt17汽油涡轮

坦克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和其它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坦克的研制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当时为了突破敌方由壕沟、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等组成的防御阵地,迫切需要一种集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为一体的新式武器。于是,英国于1915年开始研制坦克,第二年就投入生产,并参与了1916年9月15日的对德作战。这种称为游民I型的坦克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很快就突破德军防线,从此开辟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代。从那时起到现在,世界上已经建造了数十万辆坦克,成为各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的主战武器。

过去,人们习惯上按照坦克的重量将坦克分为重、中、轻三类,最重的坦克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建造的鼠式坦克。它比现代坦克重三、四倍,达188吨,车长9米,高3.66米,宽3.67米,正面装甲厚达200毫米,能爬30度斜坡,跨越4.5米壕沟,攀登072米的垂直障碍,并能涉2米深的水,有8名乘员。坦克上装有150毫米火炮和两挺机枪。轻型坦克只有10-20吨,多为水陆两用坦克,装有85毫米口径的火炮,主要是用于空降或陆战队使用。60年代以后,由于二战时期的坦克逐步退役,新建坦克的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所以习惯上把在战场

上执行主要作战任务的坦克统称为主战坦克。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是助年代以后研制的俄国的T—80、美国的MIAI、德国的豹11、英国的挑战者、以色列的梅卡瓦和日本的细式等。这些坦克的战斗全重一般为40-60吨,越野速度35-55公里每小时,最大速度72公里每小时,载有3-4名乘员。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05-125毫米口径火炮,直射距离一般在2000米左右,射速每分钟6-9发,基数为39-60发。

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是现代坦克战斗力的三大要素。火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坦克的观瞄系统、火炮威力和的威力。现代坦克一般用先进的计算机、红外、微光、夜视、热成像等设备对目标进行观察、瞄准和射击。坦克炮可以发射穿甲、破甲、碎甲和榴弹等多种类型的炮弹,还可发射导弹。不同类型的穿甲弹对目标的破坏程度有所不同,一般在2000米距离上能够穿透400毫米厚的装甲,在1000米距离上可穿透660毫米厚的装甲,破甲厚度可达700毫米。除具有较大的破坏威力外,坦克炮的命中精度也很高,2000米原地对固定目标射击可达80%,1500米行进间对活动目标射击能达到60%以上。如果再配合使用激光半生动制导炮弹,命中精度还会大大提高。不难看出,坦克炮的命中精度和导弹相差不大,且穿甲、破甲和碎甲威力大大优于导弹,所以各国主战坦克仍以火炮为主要攻击武器。

组成

坦克由坦克武器系统、坦克推进系统、坦克防护系统、坦克通信设备、坦克电气设备及其它特种设备和装置组成。

总体结构

现代坦克大多是传统车体与单个旋转炮塔的组合体。按主要部件的安装部位,通常划分为操纵、战斗、动力-传动和行动4个部分。

操纵部分(驾驶室)通常位于坦克前部,内有操纵机构、检测仪表、驾驶椅等;战斗部分(战斗室)位于坦克中部,一般包括炮塔、炮塔座圈及其下方的车内空间,内有坦克武器、火控系统、通信设备、三防装置、灭火抑爆装置和乘员座椅,炮塔上装有高射机枪、抛射式烟幕装置等;动力传动部分(动力室)通常位于坦克后部,内有发动机及其系统、传动装置及其控制机构、进排气百叶窗等;行动部分位于车体两侧翼板下方,有履带推进装置和悬挂装置等。

在总体布置上,大多数坦克是是驾驶室在前,战斗室居中,动力-传动室在车体后部且发动机纵置。有的坦克将发动机横置,有的坦克将动力-传动装置布置在车体前部。

坦克乘员多为4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装弹、驾驶等任务。有些坦克用了坦克炮自动装弹机,这样就不需要装填手,通常为3名乘员。

武器系统 主武器多用120毫米或125毫米口径的高压滑膛炮。炮弹基数一般为40~50发,主要弹种有尾翼稳定的长杆式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弹。脱壳穿甲弹用高密度的钨合金或贫铀合金弹芯,初速达1650~1800米/秒,在通常的射击距离内,可击穿500余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多用途弹对钢质装甲的破甲深度可达600毫米左右,而且兼备杀伤爆破弹功能。各种炮弹多用带钢底托的半可燃药筒。有的坦克炮有自动装弹机,有的坦克炮可发射反坦克导弹(也称炮射导弹)。

武器多用7.62毫米并列机枪、12.7毫米或7.62毫米高射机枪,有的装有榴弹发射器。

现代坦克普遍装备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火控系统,包括数字式火控计算机及各种传感器、炮长和车长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微光夜视仪或热像仪、火炮双向稳定器和瞄准线稳定装置、车长和炮长控制装置等。火控计算机用微处理机作中心处理装置;测距仪多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或钕玻璃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传感器可自动输入多种信息,供计算火炮瞄准角和方位提前角;炮长主瞄准镜多为可昼夜测距、瞄准的组合体装置,并配有瞄准线稳定装置,车长主瞄准镜一般为周视潜望式。

现代新型主战坦克,火炮俯仰范围-6°~+20°,火炮和炮塔为电液或全电式驱动,炮塔最大回转速度0.393~0.995弧度/秒,射击反应时间6~12秒,首发命中率65%~90%。

推进系统

多用废气涡轮增压、中冷、多种燃料发动机,有的用了电子控制技术,M1和T-80坦克安装了燃气轮机。发动机功率多为883~1103千瓦,转速2300~2600转/分,单位体积功率达543~794千瓦/米,燃油消耗率231~271克/千瓦小时。

传动装置多用电液操纵、静液转向的双功率流动液行星式,将动液变矩器、行星变速箱、静液或动静液转向机构、减速制动器等部件综合成一体,功率密度有的高达811千瓦/米。T-72、T-80坦克传动装置,用了两个与侧传动器相组合的机械行星式变速箱。

坦克行动装置多用带液压减震器的扭杆式悬挂装置,有托带轮的小直径负重轮式和销耳挂胶的橡胶金属履带式履带推进装置。90式和“挑战者”等坦克用了液气式或液气-扭杆混合式悬挂装置。

坦克单位功率多为20千瓦/吨左右,最大速度55~72千米/时,越野速度30~55千米/时,最大行程300~650千米。

坦克通行能力:最大爬坡度约30°越壕宽2.7~3.15米,过垂直墙高0.9~1.2米,涉水深1~1.4米。多数坦克装有导航装置和随车携带有可拆卸的潜渡装置。

防护系统

车体和炮塔前部多用金属与非金属复合装甲,车体两侧挂装屏蔽装甲,有的坦克在钢装甲表面挂装了反应装甲,有效地提高了抗弹能力,特别是防破甲弹穿透能力。坦克正面通常可防御垂直穿甲能力为500~600毫米的反坦克弹丸攻击。

为扑灭车内火灾和防止破甲弹穿透装甲后引起车内油气混合气爆炸,车内多装有自动灭火抑爆装置。为减轻核、化学、生物武器的杀伤破坏,车内安装有三防装置,有的在乘员室的装甲内表面附设有削减中子流贯穿的防护衬层。此外,还配有烟幕装置及其它伪装器材和光电对抗设备,并取进一步降低车高,合理布置油料和,设置隔舱等措施,使坦克的综合防护能力显著提高。

通信设备

一般装有一部短波或超短波调频电台和一套坦克车内通话器,车外有用于步坦联络的通话盒,指挥坦克通常装备两部电台。现代坦克电台多用集成电路,带有保密机、抗干扰装置和微处理机控制器,最大通信距离可达25~35千米。

电气设备

电源用低压直流供电体制,多装有一台功率为10~20千瓦的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和4~10块容量达300~600安培小时的蓄电池,T-72坦克用了直流的起动-发电两用电机。坦克各控制系统引入了大量电气、电子部件,有的用电装置用了自动程序控制,并开始形成一个信息传输、功率控制、数据处理和故障自检的多路传输的统一控制体系。

分类

20世纪60年代以前,坦克多按战斗全重和火炮口径分为轻、中、重型。通常轻型坦克重10~20吨,火炮口径不超过85毫米,主要用于侦察、警戒,也可用于特定条件下作战。中型坦克重20~40吨,火炮口径最大为105毫米,用于遂行装甲兵的主要作战任务。重型坦克重40~60吨,火炮口径最大为122 毫米,主要用于支援中型坦克战斗。英国曾一度将坦克分为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步兵坦克装甲较厚,机动性能较差,用于伴随步兵作战。巡洋坦克装甲较薄,机动性能较强,用于机动作战。

60年代以来,多数国家将坦克按用途分为主战坦克和特种坦克。现在,主战坦克已经取代了传统的中型和重型坦克,是现代装甲兵的主要战斗兵器,用于完成多种作战任务。特种坦克是装有特殊设备、担负专门任务的坦克,如侦察坦克、空降坦克、水陆坦克、喷火坦克等,多为轻型坦克。

简史

乘车战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早在夏代就有了从用的田车演变而来的马拉战车。但坦克的诞生,则是近代战争的要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问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1915年,英国纳了E.D.斯文顿的建议,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试制了坦克的样车。1916年生产了Ⅰ型坦克(图2),外廓呈菱形,刚性悬挂,车体两侧履带架上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该坦克乘员8人,有“雄性”和“雌性”两种。“雄性”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性”仅装5挺机枪。1916年9月15日,有49辆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当时为了保密,英国将这种新式武器说成是为前线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

一战期间,英、法和德国共制造了近万辆坦克,主要有:英Ⅳ型、A型,法“圣沙蒙”、“雷诺”FT-17(图3),德A7Ⅴ坦克等。其中,法国的“雷诺”FT-17坦克数量最多(3000多辆),性能较好,装有单个旋转炮塔和弹性悬挂装置,战后曾为其它国家所仿效。

这些早期坦克,结构形式多样,有固定的顶置炮塔或侧置炮座,也有旋转式炮塔或无炮塔结构,装有37~75毫米口径的短身管、低初速火炮和数挺机枪,或仅装机枪。坦克转向,有的靠离合器和制动器系统,有的靠与两条履带分别联动的变速箱或电动机,有的由两套发动机变速箱组分别驱动两条履带,靠变换两履带速比转向。坦克战斗全重7~28吨,单位功率2.6~4.8千瓦/吨,最大行程35~64千米,装甲厚度5~30毫米。

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和生产设备简陋,坦克性能较低,其火力主要用于歼灭有生力量,装甲只能防御枪弹和炮弹破片,没有无线电通信设备和光学观察瞄准仪器,行驶颠簸、速度缓慢,机械故障频繁,乘员工作条件恶劣。早期的坦克只能用于引导步兵完成战术突破,不能向纵深扩张战果。但坦克的问世,开始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期,对军队作战行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坦克战术与技术发展思想的探索和实验时期,各国研制装备了多种类型的坦克。轻型、超轻型坦克曾盛行一时,在结构上还出现了能用履带和车轮互换行驶的轮胎-履带式轻型坦克、水陆两用超轻型坦克和多炮塔的中型、重型坦克。这一时期的坦克主要有:英“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和“十字军”巡洋坦克,法“雷诺”R-35轻型、“索玛”S-35中型坦克,苏Т-26轻型、Т-28中型坦克,德PzKpfwⅡ轻型、Ⅳ中型坦克等。

这些坦克与早期的坦克相比,战术技术性能有了明显提高。战斗全重9~28吨,单位功率5.1~13.2千瓦/吨,最大速度20~43千米/时,最大装甲厚度25~90毫米。火炮口径多为37~47毫米,炮弹初速610~850米/秒,发射穿甲弹能穿透40~50毫米厚的钢装甲;有的坦克为增强支援火力,安装了75或76毫米口径的短身管榴弹炮,直至发展将小口径加农炮、中口径榴弹炮和数挺机枪集于一车的多武器、多炮塔坦克;开始用望远式和潜望式光学观察瞄准仪器、炮塔电力或液力驱动装置和坦克电台,出现了火炮高低向稳定器;推进系统多用民用或航空用汽油机,固定轴式机械变速箱,转向离合器或简单差速器式转向机构和平衡式悬挂装置。反坦克炮出现后,一些国家为增强坦克的装甲防护,设计了倾斜布置的装甲,并按照各部位中弹的概率分配装甲厚度。

成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生产了约30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大战初期,法西斯德国首先集中使用大量坦克,实施闪击战。大战中、后期,在苏德战场上曾多次出现有数千辆坦克参加的大会战;在北非战场、诺曼底战役以及远东战役中,也有大量坦克参战。与坦克作战,已成为坦克的首要任务。

坦克与坦克、坦克与反坦克武器的激烈对抗,促进了中型、重型坦克技术的迅速发展,坦克的结构形式趋于成熟,火力、机动、防护三大性能全面提高。这一时期的坦克主要有:苏T-34中型(图4)、IS-2重型坦克,德PzKpfwⅤ“黑豹”式中型坦克、PzKpfwⅥ“虎”式重型坦克,美M4中型坦克,英 “邱吉尔”步兵坦克、“克伦威尔”巡洋坦克,日本中型坦克等。这些坦克普遍用安装一门火炮的单个旋转炮塔。

中型、重型坦克的火炮口径分别为57~85和88~122毫米,炮弹初速781~935米/秒,主要弹种是尖头或钝头穿甲弹、榴弹,并出现了次口径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射距 500米的最大穿甲厚度约150毫米;装有与火炮并列的机枪,并多装有高射机枪和前机枪;普遍安装了昼用光学观察瞄准仪器和坦克电台、坦克车内通话器,有的坦克用了火炮高低向稳定器;发动机多为257~515千瓦的汽油机,苏联用了坦克专用高速柴油机;开始用双功率流传动装置和扭杆式独立悬挂装置;为提高车体和炮塔的抗弹能力,改进了外形,增大了装甲倾角(装甲板与垂直面夹角),炮塔和车体分别取装甲钢整体铸造和轧制装甲钢板焊接结构,车首上装甲厚度多为45~100毫米,有的达152毫米,炮塔的最厚部位达185毫米;车内有手提式灭火器,车外装有抛射式烟幕装置或烟幕筒。坦克战斗全重 27~55吨(德国后期的PzKpfwⅥ“虎”Ⅱ式重型坦克达69.4吨),单位功率6.4~15千瓦/吨,最大速度25~64千米/时,最大行程 100~300千米。

轻型坦克仅在战争的初期有所发展,主要作为应急装备和在特种战斗条件下使用。

战争后半期,苏、德双方都利用坦克底盘生产了大量的自行火炮(实质上是无旋转炮塔的坦克),与相同底盘的坦克比较,火炮威力大,外形低矮,结构较简单,适于大量生产,但因其方向射界小,火力机动受限制,仅用于伴随坦克作战,以火力支援坦克行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经受了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战斗考验,成为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

战后发展

战后至50年代,苏、美、英、法等国借鉴大战使用坦克的经验,设计制造了新一代坦克,主要有:苏Т-54中型、Т-55中型坦克、Т-10重型坦克和PT -76水陆坦克,美M48中型坦克、M103重型坦克和M41轻型坦克;英“百人队长”中型坦克和“征服者”重型坦克,法AMX-13轻型坦克等。

这一时期的中型和重型坦克,战斗全重36~65吨,火炮口径分别为90~105和120~122毫米,车首上装甲厚度76~127毫米,倾角55~60 度,铸造炮塔多呈半球形,前部装甲厚度110~200毫米,发动机功率382~596千瓦,单位功率为9~13千瓦/吨,最大速度34~50千米/时,最大行程100~500千米。有的坦克配备了旋转稳定式超速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开始用火炮双向稳定器、红外夜视仪、合像式或体视式光学测距仪、机械模拟式弹道计算机、三防装置、自动灭火装置和潜渡装置。

轻型坦克重14~23.5吨,乘员3~4人,火炮口径为75或76毫米,炮塔装甲最大厚度20~40毫米,发动机功率176~368千瓦,单位功率12.6~16千瓦/吨,最大速度44~65千米/时,最大行程260~350千米。 PT-76坦克在水上使用喷水式推进装置,最大航行速度为10.2千米/时。AMX-13坦克用了结构新颖的“摇摆式”炮塔,首次安装了坦克炮自动装弹机,炮塔上加装有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可发射4枚反坦克导弹。

现代坦克

60年代出现的一批战斗坦克,火力和综合防护能力达到或超过以往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时克服了重型坦克机动性能差的弱点,从而停止了传统意义的重型坦克的发展,形成一种具有现代特征的战斗坦克,即主战坦克。主要有:美M60A1、苏T-62、英“酋长”、法AMX-30、联邦德国“豹”Ⅰ、瑞典Strv103B(简称“S”)坦克(图5)等。

这些主战坦克,战斗全重36~54吨,火炮口径105~120毫米,发动机功率427~610千瓦,单位功率 9~15.4千瓦/吨,最大速度48~65千米/时,最大行程300~600千米。主要技术特征是:普遍用了脱壳穿甲弹、空心装药破甲弹和碎甲弹,火炮双向稳定器、光学测距仪、红外夜视夜瞄仪器,大功率柴油机或多种燃料发动机、双功率流传动装置、扭杆式独立悬挂装置,三防装置和潜渡装置;降低了车高,改善了防弹外形;有的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和机电模拟式弹道计算机。T-62坦克开始用滑膛炮,发射尾翼稳定炮弹;“酋长”坦克为了控制车高,驾驶员呈半仰卧状态操纵车辆;“S”坦克去掉了传统的旋转炮塔,火炮与车体刚性固定,并用自动装弹机和自动抛壳机,以及柴油机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动力装置和可以调节车高、车姿的液气式悬挂装置。

各国发展的主战坦克,都优先增强火力,但在处理机动和防护性能的关系上,反映了设计思想的差异。如法AMX-30坦克偏重于提高机动性能;英“酋长”坦克偏重于提高防护性能;而苏、美等国的坦克,则同时相应提高机动和防护性能。

这一时期新出现的轻型坦克主要是美M551式,装有口径为152毫米的短身管两用炮,可发射普通炮弹和“橡树棍”反坦克导弹,用铝合金装甲车体,战斗全重16吨,能空投、空运和利用折叠式围帐浮渡。

现状

70年代以来,现代光学、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技术成就,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坦克的设计和制造,使坦克的总体性能有了显著提高,更加适应现代战争要求。主要的新型主战坦克有:苏T-72、T-80、德国“豹”Ⅱ、美M1A2,英“挑战者”2型,法AMX“勒克莱尔”,日本74式、90式和以色列“梅卡瓦”3型、韩国88式、巴西“奥索里奥”、意大利“公羊”、印度“阿琼”。这些坦克仍优先增强火力,同时较均衡地提高机动和防护性能。

70年代以来的主战坦克,其火力性能、机动性能、防护性能虽有显著提高,但重量和车宽已接近铁路运输和桥梁承载的允许极限,且受地形条件限制大,使之对工程、技术、后勤保障的依赖性增大。由于新部件日益增多,坦克的结构日趋复杂,成本和保障费用也大幅度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坦克的战斗效能,降低成本,在研制中越来越重视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设计,努力控制坦克重量,并提高整车的可靠性、有效性、维修性和耐久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些局部战争大量使用坦克的战例和许多国家的军事演习表明,坦克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于50年代后期开始生产59式中型坦克),60年代初定型并投产了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70年代以来研制和生产了、80式和88式主战坦克。88式坦克战斗全重 38吨,安装有口径为105毫米的线膛炮,火炮双向稳定器、火控计算机、激光测距和昼夜合一观瞄装置组成的新型火控系统,灭火抑爆装置,三防和潜渡装置及新型电台,用了复合装甲和功率为537千瓦的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单位功率14.1千瓦/吨,最大速度55千米/时,最大行程500千米。

展望

坦克仍然是未来地面作战的重要突击兵器,许多国家正依据各自的作战思想,积极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发展21世纪初使用的新型主战坦克。坦克的总体结构可能有突破性的变化,出现如外置火炮式、无人炮塔式等布置形式。火炮口径有进一步增大趋势,火控系统将更加先进、完善;动力传动装置的功率密度将进一步提高;各种主动与被动防护技术、光电对抗技术以及战场信息自动管理技术,将逐步在坦克上推广应用。各国在研制中,十分重视减轻坦克重量,减小形体尺寸,控制费用增长。可以预料,新型主战坦克的摧毁力、生存力和适应性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履带

履带用来缓解重型穿甲弹的破坏力,分散了穿甲弹的破坏力,而且可以自如行驶,但是如果履带脱落就难以安装.国外已研发了6轮无履带坦克

日本车为什么大都不带涡轮增压

ABB(.abb)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厂商,致力于为工业和电力行业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以帮助客户提高业绩,同时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ABB集团的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111,000名员工。

ABB集团位列全球500强企业,在世界500强排列第273位(2007年,营业收入24883百万美元)。集团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并在苏黎世、斯德哥尔摩和纽约证券上市交易。ABB由两个历史100多年的国际性企业-瑞典的阿西亚公司(ASEA),和瑞士的布朗 勃法瑞公司(BBC Brown Boveri) 在1988年合并而来的。

ABB与中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的1907年。当时ABB向中国提供了第一台蒸汽锅炉。14年ABB在香港设立了中国业务部,随后于19年在北京设立了永久性办事处。1994年ABB将中国总部迁至北京,并在1995年正式注册了投资性控股公司-ABB(中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ABB迄今在中国已拥有25家合资与独资企业、在38多个主要城市设有销售与服务分公司和12,000名员工,并拥有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全方位业务。2005年ABB在中国的销售额达24亿美金。中国因此成为ABB全球第二大市场。2003年,ABB在《财富》、雅虎等媒体联合进行的调查中被评为中国10佳“卓越雇主”。2006年初,ABB在中国前程无忧网站组织的调查中,被大学生们评为最受欢迎的雇主之一。ABB还在2006年初将其全球机器人业务总部移至中国上海。

ABB在中国通过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在输配电、自动化产品和系统等方面都建立起了强大的生产基地。业务包括完整系列的电力变压器和配电变压器;高、中、低压开关应用;电气传动系统和电机等。这些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电力行业。ABB追求卓越质量,其企业和产品均已成为业内的基准。 ABB在工程和项目管理方面的能力,表现在金属、制浆、化学、生命科学、汽车工业、电力行业自动化以及建筑系统等多个领域。

ABB在中国参与了众多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如三峡电站建设和输配电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青藏铁路、北京奥运工程中的首都国际机场的改扩建项目、变电站项目、轻轨项目等。此外,ABB还为亚洲最大的石化项目-上海赛科、广州地铁、上海地铁、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通用汽车、宝钢等众多客户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或自动化技术解决方案。

ABB的发展历史

1987年8月,瑞典V?ster?s的ASEA AB公司与瑞士Baden的BBC Brown Boveri宣布了将要合作成立ABB Asea Brown Boveri有限公司的消息,公司总部将设在瑞士的苏黎世,原先的两家公司各自拥有50%的股份。

1988年1月5日合并后的新公司开始营业,在营业的第一年中,公司共收购了15家公司,其中包括瑞典的环保监控公司Fl?kt AB公司,意大利的合作公司Sadelmi/Cogepi公司,丹麦的铁路产品制造公司Scandia-Randers A/S公司。

1989年12月,ABB公司最终收购了负责全球能源传输的美国Westinghouse电力公司。同样是在12月,ABB公司宣布已经达成了购买康涅尼格洲负责热工业业务的Stamford集团公司的协议。在1989年中,ABB公司共买下了大约40多家其他公司。

1990年,ABB公司开始雄心勃勃地将业务范围扩展到了中欧和东欧地区,并准备将业务范围扩展到亚洲地区,而在美国和西欧地区的收购活动逐渐减慢,转而从事合并和重组的活动。

1991年,在中欧和东欧地区继续进行投资,到这一年底,ABB公司在那些地区的雇员大约有10000名。越来越广泛的重组活动是为了满足在北美和欧洲的部分地区经济衰退的需要。这一年,ABB公司在研究和发展上面的投资增加了20%。

1992年,公司裁员的速度继续加快,雇员人数减少了14000名,在中欧和东欧地区的雇员人数增加到了20000名,分布在30多家分公司。在亚洲,通过联合风险投资、收购、greenfield投资的方式开设了20多家分公司和服务部门。

1993年,ABB公司继续执行在欧洲(包括前苏联)、美洲和亚太地区开拓业务的策略。ABB公司开发的GT24/GT26煤气涡轮技术在全球开拓了高能低消耗的新型涡轮技术的市场。

1994 年,ABB公司为了更大的产量和利润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巩固阶段。在西欧和北美地区,需要开发更广阔的身材促使公司不断开设下属部门,公司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迅速发展服务内容和开发新型产品上面。在亚洲,ABB公司拥有30000名员工,100多家生产、工程、服务以及生产开发中心。

1995 年,ABB公司继续通过国内业务的扩大、收购其他公司和风险投资来扩展在亚洲、中欧和东欧地区的业务活动。ABB公司还宣布与德国的Daimler- Benz 公司进行联合风险投资,双方各占50%。1996年1月1日,ABB公司当选为欧洲技术和管理最先进的公司。

19年, ABB公司宣布加速发展在亚洲地区的业务以提高在西欧的业务活动,ABB公司减少了西欧和美洲的10000工作机会,在最后一个季度花费8500万美元来进行重组。ABB公司同Industri Kapital签署了一个协议,在瑞典和德国进行电线杆和电线的业务活动。

1998年2月25日,ABB公司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高压发电厂。

1998年6月17日,ABB公司收购了Alfa Lal自动化公司。

1998年8月12日,ABB公司为了适应市场发展潮流重组了公司的商业部门。

1998年10月14日,ABB公司收购了Elsag Bailey公司的全部股份,目的是为了促进自动化工业的发展。

1999年1月21日,ABB公司收购了美国与能源产业有关的一些金融服务公司。

1999年2月4日,ABB公司和ALSTOM公司联合成为世界上能源发电的具有指导地位的公司。

1999年12月29日,ABB公司将负责核工业的部门出售给了BNFL公司。

2000年3月16日,ABB公司举办了第一届年度会议。

2000年3月27日,ABB公司与投资者及合作者开辟了B-B电子的商务活动来促进欧洲的业务发展。

2000年5月2日,ABB公司出售核工业部门给BNFL公司的活动停止。

2000年5月11日,ABB公司将股份出售给ALSTOM能源公司的活动结束。

2000年6月8日,ABB公司意识到在可更新能源业务活动发展上可以获得十亿多美元的利润。

2000年9月12日,ABB公司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投资了1亿美元。

2000年10月5日,ABB公司与美国的合作者开始联合风险投资,开始从事信息技术产业。

2000年10月25日,ABB公司在复合环境业务方面获得了巨大了成就。

2000年10月30日,ABB公司与俄罗斯现代炼油公司签署了2亿美元的协议。

2000年11月30日,ABB公司在新加坡开设了信息技术与自动化研究中心。

2000年12月1日,ABB公司与朝鲜签署了合作的协议。

2000年12月14日,ABB公司在美国清洁燃料的业务获得了一亿六千万美元的利润。

ABB英文简介

ABB is short for Asea Brown Boveri Ltd.

Our businesses

ABB is a leader in power and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that enable utility and industry customers to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 while lower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The ABB Group of companies operates in around 100 countries and employs more than 110,000 people.

Power Products

Power Products are the key components to transmit and distribute electricity. The division incorporates ABB's manufacturing network for transformers, switchgear, circuit breakers, cables and associated equipment. It also offers all the services needed to ensure products' performance and extend their lifespan. The division is subdivided into three business units.

Power Systems

Power Systems offers turnkey systems and services for power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grids, and for power plants. Substations and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s are key areas. Additional highlights include flexible alternating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s (FACTS),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 (HVDC) systems an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s. In power generation, Power Systems offers the instrumentation, control and electrification of power plants. The division is subdivided into four business units.

Automation Products

This ABB business serves customers with energy efficient and reliable products to improve customers' productivity, including drives, motors and generators, low voltage products, instrumentation and analytical, and power electronics. More than one million products are shipped daily to end customers and channel partners, spanning a wide range of industry and utility operations, plus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s.

Process Automation

The main focus of this ABB business is to provide customers with integrated solutions for control, plant optimization, and industry-specific lication knowledge. The industries served include oil and gas, power, chemicals and pharmaceuticals, pulp and paper, metals and minerals, marine and turbocharging. Key customer benefits include improved asset productivity and energy sings.

Robotics

ABB is a leading supplier of industrial robots - also providing robot software, peripheral equipment, modular manufacturing cells and service for tasks such as welding, handling, assembly, painting and finishing, picking, packing, palletizing and machine tending. Key markets include automotive, plastics, metal fabrication, foundry, electronics, machine tools, pharmaceutical and 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ies. A strong solutions focus helps manufacturers improve productivity, product quality and worker safety. ABB has installed more than 160,000 robots worldwide.

06奥迪a6涡轮增压器发着时间久了会烧红么么回事?其他问题没有一切正常

日本车不用涡轮增压,目前认为是存在自燃的隐患。

下面是使用涡轮增压的机舱状态:

普通涡轮发动机能够在启动后不久达到600摄氏度,而使用增压技术的涡轮会产生1000摄氏度的高温,一旦燃油泄漏,沾上高温工作中的涡轮增压器,瞬间高温会引燃汽油,继而导致爆炸。

由于涡轮增压本身的特点,涡轮烧红是正常工作状态。号称的水冷涡轮增压也不过是指中冷器冷却,停车后还需要运转一段时间才能降温。由于废气涡轮增压器经常处于高速、高温下工作,增压器废气涡轮端的温度在600℃左右,增压器转子以832~1040r/min 的高速旋转。涡轮增压叶片每秒就转动17次,这才是产生高温最主要的因素。因此,目前涡轮增压高温的问题还无法解决。这是日本车不用该技术的主要原因。

废气涡轮增压器是依据什么命名的?比如TD04-19T TD04什么意思,19T什么意思?

涡壳长期工作就是会发红的GT17V 18V 20V 22V

K03

很多可以配A6的 GTXXV 的高级些 实在钱多久搞个GT2256V的 可变截面 介入转速低 工况稳定

至于烧机油 这个是大众车的传统问题(可能是发动机和增压器的压力平衡问题,不好说) 但是只要不漏油,烧点就烧点了 买修理包换零件是肯定治标不治本的,因为渗油不是漏油,后者是密封部件磨损,但前者是压力平衡被破坏

奥迪用的原装增压器 国外卖大概1000~1500美元 国内么 K03便宜的800不到就有 看你敢不敢用了 反正我肯定不敢 呵呵 国内做的质量比较好的,达到出口标准的,不是外贸拿不到货的 个人买的话,低于3000的你不用看,肯定不行

机油哪种好

按我个人理解 这个玩意很随意 —— 也就是厂家这么设就怎么设 没什么规矩 只是厂家便于自己区分 当然起名字么 用着用着 就有规矩了 —— 但都是自然形成的

比如最早霍尼韦尔的 叫 T3 T4 TB25 TB28 ...... 很明显就是用了TURBO的首字母 然后TB就是TURBO的简称 作为另一个系列 后来用了自己的品牌做首字母 GT (即盖瑞特)

TD03 TD04 TD05 TD06 这个是三菱的首字习惯 T肯定又是TURBO来的 D是哪里就要问厂家了,可能是当时的工厂代号(毕竟三菱做很多东西)、车间代号、产品分类代号等

再比如博格华纳就用自己的KKK牌子 K03 K04 K27 K29 K31..... 最近几年出了个系列叫BV的 显然是博格华纳-可变截面的缩写 目前最多的是BV43,替代前代的K03 K04

这个首字母一般都表示自己场子 比如TD比如GT比如K\BV等 后面的数字定性的(大概的)表示一下机器大小 一般而言数字越大机器越大 TD03一般转子只有30~35毫米直径 TD04是应用最广泛的,一般匹配1.5以上3.0以下发动机 TD06基本就是工程机械用的了 12T 16T 19T 这种一般就是匹配功率范围,一般而言,TD04就定下一个大体的三壳尺寸,后面的数字表示转子大小 盖瑞特的就很清晰 GT1749V GT表示盖瑞特 17 表示大概的大小(匹配1.9~2.2排量的柴油发动机) 49表示压气叶轮外径49mm V表示喷嘴环结构

别克英朗GT 1.6T这款车怎么样(包括内饰与性能)?开过的来说说,谢绝复制黏贴的。

使用好的机油,不仅对发动机有好处,而且提升了使用经济性。打个比方,用普通机油5000公里必须更换,而使用全合成机油我可以1万公里以上更换,同比我省下了一笔工时费,省下了一次保养的时间,广大车友们都很明白,任何一家4S或者修理厂每天都很多车,一次保养只有30分钟,往往要等2个小时左右,甚至更长。

再说发动机,一个爱车的人,对于发动机更个方面都比较关心,怕漏油,有积碳等等,那么从首保一直到现在,我一直使用同一牌子的全合成机油,5万公里无漏油现象,而且肯定的是发动机里面不脏,为什么这么肯定?又没拆,怎么知道不脏呢?因为发动机出现积碳和脏之后,发动机明显动力下降,熄火,尤其是夏天我们还是高温高负荷。

机油滤清器太差了也不行

夏天是高温要开空调的,冬天我们使用的是发动机里面的水转换成热气吹出来,所以对发动机负荷不大,而夏天开空调,会使发动机处于一种负荷大的状态,负荷大,对机油的标准就要提高些了,理论上机油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把发动机比喻成心脏,那么机油就是血液,编辑把目前国内能买到的机油做了个大概分析和解剖,根据您的需要,发动机的需要而选择机油甚至是品牌。下面我们来剖析一下,矿物油,半合成油和全合成油的区别。

第一,使用寿命:矿物油5000公里,半合成油7500公里,全合成油10000公里以上。

第二,发动机使用寿命延长,矿物油不能延长使用寿命,半合成油只能延长很少时间,而全合成可以延长很多时间。

发动机的“生命之泉”

第三,性价比:(按20000公里)矿物油换4次,按150元计算,需要600元,对发动机的各项综合性能几乎是保持状态,半合成油,按250元计算,需要换3次,750元,对发动机的各项综合性能只能有小幅度提升,但是价格不是很优势,全合成油最多换2次,按350元计算为700元。性价比已经超越了半合成油,那么我们从保护上讲,100元的性价比换取发动机的寿命及各项保护还是很便宜的,大家经历过中修和大修的车主很清楚,那比开支不菲。

第四,全合成机油经过10000公里测试,机油性能衰退仅为5%以内,半合成是50%。而矿物油几乎衰退为90%以上。这个数据告诉大家,不仅使用时间长,而且要不衰退的保护我们的发动机,才是好机油。

第五,使用机油尽量使用保护发动机强的机油,这样不仅给自己省很多事,更主要的是,环保,安全,节油。用车如是,油也如是。

●日常机油

特点与点评:

1、 保护每日使用的轿车发动机,可经受频繁起停考验,含特殊清洁分散剂,有效减少积碳生成,抗磨损性能强。

2、减少发动机沉积物和油泥,降低磨损,使发动机工作平顺,苛刻条件下有一定的保护性能。

3、抗氧化性能强,低磷环保配方,全面保护三元催化转化器,经过程序111F台架试验后(测油品粘度)油品粘度增长仅为25%,远远小于粘度增长不大于275%的要求。

4、针对低里程行驶车辆,突出抗磨保护,优异的抗氧化性和分散性,清洁能力强,有较高的密封作用。

5、能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具有独特的性能,满足更换油周期及减少机油容量的当代发动机的需要。

6、可对已磨损的发动机快速修复,在发动机运行中,对发动机各部件形成表面油膜,降低机件磨损,延长大修期。

7、卓越的冷启动性能,杰出的润滑性和抗磨性,良好的抗氧化行和抗腐蚀性,与垫圈和密封件兼容。

8、极佳的性能稳定性,减少发动机磨损,让发动机表现强劲顺畅,良好的低温启动性,持久清洁发动机。

9、具有优异的清净性能,抗磨损,抗氧化等综合性能,抗阀系磨损,抑制沉积物,对排放系统进行优化保护。

10、良好的整体性能,提供发动机保护,能防止发动机产生具有刮擦行的积碳,油泥和漆状物。

11、高效能复式粘度机油,适用于各种严酷的运行条件(高温,频繁启动和停止,高速行驶等)

12、能在极端温度下运行,可持续防止油泥及积碳,使用寿命及保护得到延长,接近半合成机油的性能。

●中档机油

特点与点评:

1、含有独特的动力清洁分散技术,持久性防止油泥积碳的形成,更有效保护发动机,对极端温度下的运行得到很好的保护,换油周期更长。

2、用了全新合成技术,用于频繁的起停的驾驶路况,出色的抗磨保护,用于汽油及柴油车均可。

3、以未启动,先保护为准则,独特的智能分子配方,在发动机瞬间启动便吸附发动机内部表面,形成特殊保护油膜,为您的爱车提供持久保护。

4、超强抗磨,降低发动机噪音,提升加速性能,减少排放,安全环保,超凡清洁性能,使发动机润滑系和燃烧室保持清洁。

5、分子油是德国人突破现有润滑油制造出的新一代高性能润滑油,利用分子转换技术,使其达到几乎全合成机油的水平,使用寿命和保护都是现今的宠儿

6、标致雪铁龙指定用油,满足最新型高性能大功率发动机,出色的低温润滑表现,保证了引擎的冷启动,高粘度的指数和机械稳定性值得一提。

7、用了先进的合成科技调配而成,结合埃索合成科技,提供出色的抗磨损保护,从而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8、流动性强,超强的性能,节省燃油,是这款机油的精要,与道达尔同一平台,最新研究产品,使用寿命长。

9、适用于要求节省燃料的各种汽油发动机,尤其是带催化转化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具备高燃料的经济性,延长机件寿命。

10、能够对客车,轻卡,越野车在苛刻条件下运行提供最佳保护,在高温条件下提供更好的热稳定能力,更能防止热击穿和沉淀形成。

●高档及赛车机油

特点与点评:

1、可以适用于任何汽车适用,包括柴油发动机,使用寿命长,可以在高温高压下,性能不衰减,是壳牌最高档次的机油,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市场最受欢迎全合成机油。

2、这是增压发动机的首选全合成机油,提供更块的高性能保护,减少发动机的磨损和积碳形成,实现更佳的燃油经济性喝出色的高低温保护。

3、用世界尖端技术,超凡清净性能,卓越的抗磨性能,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具备更长的换油周期

4、能有效的降低发动机各部件之间的摩擦,使发动机运转更有效率,杰出的抗磨保护性能,杰出的清洁性能,令发动机持久如新

5、使用纳米陶瓷机油,能在机件表面形成一层纳米陶瓷保护膜,有效抵御启动磨损和低温磨损,解决发动机正常磨损两大问题

6、任何条件下这款机油都不可能太稀或太稠而且具有特殊润滑性能,因此大大降低燃油消耗,节省能源,与所有密封材料相溶。

7、 满足所有新型高性能,高负荷,大功率发动机使用要求,极佳的性能稳定性,超高粘度指数和粘度稳定性,出色的机械稳定性和清洁能力,使发动机强劲有力,使用长久。

8、昆仑顶级机油,优异的清净性,抗磨损性,抗氧化等综合性能,用全合成基础油和最新复合剂配方技术,满足最新汽油发动机的使用要求。

9、抗老化能力高,具有低挥发性,抗高温,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而且有较高的燃油经济效能。

●赛车用及顶级全合成机油

特点与点评:

1、增加马力3-5%,增加扭矩3.5%,提高燃油效率,减少启动摩擦。设计目标是严峻的比赛条件下,保护提供发动机的性能和保护发动机的最高水平。

2、专门为极限条件下的发动机定制,可以对常以极限转速,最高温度运行的发动机提供可靠抗磨保护,使发动机始终处于清净状态。

3、用(双脂类油技术),在极端高温下仍然可以保持油膜的流动性,大大减少磨损和摩擦,延长引擎寿命

4、德国为全球各种品牌发动机量身定做的机油,减少摩擦,防止积碳,流动性超强,油膜稳定性好,防老化,这款也可作为家用轿车的专用油

5、来自美国的王者机油,能够抵御高转速及耐高温高抗磨的油基,能够提升车子马力,对引擎以最大保护

6、极佳的高低温性能表现,有助于发动机历久如新,在启动的关键时期,为发动机提供更佳的保护,国内很多高端车,都使用此油

7、多元醇酯配方,含有特殊摩擦调整液,低温启动容易,能抵受长时间高温,高负荷,适用于功率输出高的引擎

8、这是日本最知名的御用改装厂出品的机油,针对日本高性能引擎设计,其型号还有很多,钻石级机油,可以认为是最昂贵的机油之一了

9、使用时间长,不易老化,油耗低,清洁性超强,行驶16万里使用此机油,没有任何油泥等杂物

10、英国为车队打造的一款顶级全合成赛车油,其高温高压表现,让引擎得到最好的保护,可以持续高功率运行。

你好,我是GT的车主,也是一个非常爱车之人,给你简单的讲一下

GT的内饰在同级别车型中,没的说,这个你自己看一下就可以

性能的话,毕竟车中在那里,中低速提速优势其实并不明显,但是个人感觉还是非常有力的,竟然曾经感觉过,20W一下没有飙得过的我车(加速)其实天外有天,那是真的很年轻

这款车高速稳定性很不错,至少在这个价位是这样的,180,手上很有准,190网上感觉到飘,我最高开到230,呵呵,我知道很危险

涡轮增压的话,建议你慎重选择,一是市区内跑的多的话,说实话,爆发不出来,憋屈,没谁没事就往3000转以上飙的;第二点是后期保养费用比较高,但是不排除就是喜欢,这个你自己看一下

另外说一下,这款车外形不是规则性,就是说线条很多,所以磕磕碰碰处理起来比较复杂;

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保值率相对较低,但是既然喜欢,就无所谓了,不是本着一两年开的

内饰很有运动感觉,炮筒仪表很爽,我给别人讲车时间不短,虽然知道GT有缺陷,但我更知道谁都不完美,自己喜欢,是最重要的

现在油耗我市区9个,告诉7.5个,还不错,要是温柔点还能省的更多,我不带涡轮增压

好了,希望能够帮助你